中学其实是人生很短暂的一页,却成了人生中最美好的瞬间。
新年来临,如果要问过去的一年值得点赞的事,我的回答是:年末的金中同班同学大聚会是今年最开心的事。
近年来,远在昆明的曹建明屡次念念不忘地、不停地嘀咕着要找金中的同班同学,总是嚷嚷着:能找来一个是一个,越多越好。找到了谁,立马就拨通电话,话语急促,激动不已:“老同学,你还好吗?想死你了呀……”商界打拼的铮铮男儿也不免铁汉柔情。如此眷念、如此心切,如此执着,可见压抑太久,事业的成功也难解乡愁。
终于有一天,急不可耐的曹同学,带着美好心愿,为找到的三十多位同学带上了一大堆厚礼(其实同学见面真的不需要礼物),打着飞的,急速空降南京,还有在上海的柏学强、青岛的赵久宽闻风而动,日夜兼程,风风火火地专程赶赴南京,与阔别近40年的同学相会。此情此景足见游子别离家乡的孤苦,渴求与同窗重逢的深深情结。
虽然只是部分同学,但重逢的兴奋让大家的“同窗情结”迅速燃烧,如小宇宙爆发。很快,又有更多同学被找到,聚会持续了三天,开始几个人的“同学汇”微信群,迅速汇集到超过了20人,随后,新找到的郑国成力邀在宁同学再次大团聚,此时,“同学汇”群已经加入了近40人,而因公务返回昆明的曹同学也用视频通讯与大家分享欢聚盛况。
同学情结,格外厚重,像久藏于窖底的陈酿,一旦显露便浓香四溢。那些天,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不造作,不虚情,不能喝酒的忘了禁忌,有酒量的也语无伦次了。那一晚,有人尽醉方休,那一夜,有人彻夜无眠。没有了学生时代的青涩,大家有说不完的话。一起畅叙如歌岁月,共同沉浸梦幻年华。把青春年少时的友情,甚至轻狂,甚至荒唐全当做美好的回忆。昔日平淡无奇的故事,在一起即使讲上一百遍也没有人会感到厌倦,曾经把对方恨得咬牙切齿的“爱恨情仇”,都会相逢一笑成追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或许,那时的清初大词人纳兰性德如有“中学同班同学”,就不会留下这首凄美的传世之作了。同窗情结深入骨髓,历尽沧桑却初心依然。
中学其实是人生很短暂的一页,却成了人生中最美好的瞬间。我不由得想,为什么“中学同班同学”会有如此深厚的情结?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有的继续深造,有的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一晃近40年,无论境遇怎样,无论结识了多少新同学、新同事、新朋友,那些在脑海里永不磨灭的最美记忆始终是青春年少时的同学情,弥足珍贵而愈久弥香。那是最懵懂、最单纯的情谊,那是没有压力、没有交易、没有势利、不用设防的朴素交往;那是无所顾忌的喊着外号,一掐上就兴奋得手舞足蹈,打破了头也不会记恨至今的天赐缘分;那是不参杂利益关系、不受地位高低影响,不因贫富差距而划界的诚挚感情。
当看到辛宪来的题词“有同学在的地方,就是景色最漂亮的地方”时,读毕,美好而温馨的共鸣油然而生,在我们的世界里,我们班的女生就是人间最美的风景,温婉而不失热情,历经春秋,却岁月无痕;我们班的男生,就是这美丽风景里的快乐元素,奔放而不失内敛,曾经风雨,仍豁达包容。王蒙说:同学是前世的债,这世的情,常来常往,格外芬芳!
我们,在继续寻找着那些仍然失联的同学,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过得怎样,无论你是否还在事业的道路上奋力攀登,还是在体验了沧桑后归于平静。我们,都想要找到你。希望下次团聚的欢笑中有你的声音,希望你的声音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欢笑!我们希望与你一起追忆往昔,我们期待与你共同拥抱友谊,我们会为你的成功鼓掌欢呼,我们会为你的淡泊欣然点赞。
不相见,未相忘!这是真真切切同学情。亲爱的同学,请记得有我们在想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