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07日
人间世
拾荒老人
拾荒老人
  在艰难的生活里,年迈而瘦弱的她,竟是如此的乐观,将打结重重的日子,努力地系成了花儿。 

  “里面有人,走近再扔。”贴在小区垃圾台窗口的温馨提示,曾在朋友圈频频转发。除了为有心人暖心的举动点赞外,我更好奇钻进台里的人。
  邂逅拾荒老人,是在暮秋的某个傍晚。
  吃过晚饭出门散步,顺手拎了门口的垃圾正准备扔进垃圾台,里面却传来了低沉的说话声:“来,给我!”毫无防备的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等回过神来,定晴看时,才发现里面蹲着一位头戴黑色绒帽,身着褐色上衣的老人,因为光线太暗,看不清她的模样,只有古铜般的肤色依稀可见。看到了我,老人尴尬地笑了笑,继续她手里的活。“老姨,你咋钻进这里面捡垃圾?”我不解地问。“唉,没办法,为了供孙女上学么。”停了停,她又说:“娃可怜的很,没人管!”说着便伤心地哭起来。见老人哭诉,一向最怕人流泪的我鼻子一酸,心底里柔软的部分突然被打动,本能地从兜里掏出二十块钱,递向了她。可老人怎么也不肯接,推让了几回后,她才勉强收下了。末了却不忘礼数地连声说着:“谢谢!我替孙娃谢谢你!你真是个好人!”老人感激的话语,让我受宠若惊,顾不得再问什么,我便匆匆离开了。
  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能忍受刺鼻的气味,在如此污浊的环境里,努力地捡拾能换钱的废品,一定有她的迫不得已和无可奈何。老人拾荒的背后,会不会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这位多灾多难的老人是凤鸣镇东坡村人,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三十岁那年,本在公安局上班的丈夫因煤气中毒意外身亡,留下了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家庭的顶梁柱倒了,娘儿们的生活陷入了窘境。年轻的她省吃俭用,辛勤劳作,含辛茹苦拉扯大了三个孩子。原以为苦日子熬出了头,不幸的是,成家后的儿女并没有让她安心,生活个个不如人意。大儿子生有一女,三口之家其乐融融,可儿媳偏偏迷上了传销,跟着别人跑了,至今杳无音信。儿子因此受了刺激,神经错乱,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二儿子大学毕业后,仓促成了婚,不久却发现妻子患有严重的癔病,多方医治,未见好转,最终还是离异了,如今孤身一人,到处漂泊。女儿的命更苦,丈夫在建筑队干活时出了事,造成终身残疾,落下病根,需要长期照顾。如今,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她,为了供正在兰州上大学的孙女完成学业,五年多来,一直靠捡破烂为生。
  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本已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儿女们照顾,而她反而还要为隔代的晚辈整日操劳,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再次见到老人时,已到了年关。小区的人们都忙着置办年货,大包小包,步履匆匆地从垃圾台旁走过,很少有人留意这位还在默默捡拾垃圾的老人。过年,对她来说,也许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节日。可怜的她,只寻思着每天能够多捡几斤垃圾,多买几块钱,好给已上大三的孙女凑够下学年的学费。
  从她旁边经过,老人仍穿着单薄的衣衫,坐在冰冷的台阶上,用粗糙而冻裂的双手拣拾着垃圾,凛冽的寒风吹得她饱经沧桑的脸又紫又红。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便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和她打着招呼。“老姨,都腊月二十九了,你还不歇呀?”“年根了,添置家当的人多,垃圾就多。”多年拾荒的经验告诉她,年前年后,是盛产垃圾的黄金时间,她不想错过这个来钱的好机会。“儿和孙女回来了吧?”“没有。大儿去上海看病了,老二在广东打工,孙女去了同学的爸爸开的饭馆端盘子,剩下我一个人了。”轻松的话语里,却让人听到了难以压抑的沉重和心酸。“这么晚了,吃饭了吗?”“还没有。今儿活多,只吃了一顿饭。”说话间,老人动作麻利地从窗口跨入了台里,“进去时你得戴个口罩,防止病菌感染。”我提醒道。“没事,我这人身板硬朗,从来不得病。”在艰难的生活里,年迈而瘦弱的她,竟是如此的乐观,将打结重重的日子,努力地系成了花儿。
  慢慢地,大伙知道了她的遭遇,便会有意无意地悄悄贴补她,今天你放个破盆烂锅,明天我扔个纸箱报纸。有时也会将家里可回收的垃圾,提前分类,打包整理送给老人,免去了她再去拣拾的麻烦。时间久了,老人便成了小区里特殊的常客。
  三毛,也有拾荒的情趣。她曾在自己的作文中毫不避讳地描绘自己的梦,说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拾荒,于三毛而言,是一种触摸生活的手段,亦是一种浪漫。她爱着的是拾荒中那种自由的呼吸,是拾荒后永远不会重复的惊喜,是每一件物品背后独一无二的故事。
  而拾荒,对老人来说,却是谋生的手段,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所迫。为了满足一家人基本的物质需求,她佝偻着身子,常年行走在拾荒的路上。她不走村串巷,就在小区的垃圾台里捡拾能卖钱的东西,以贴补家用,维持生活,延续孙女的理想,支撑家庭的希望,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拾荒者。厄运残缺了她的家庭,却没有击垮她生存下去的信念,她与不公的命运博弈,与苦难的生活抗争,用乐观的心态,勤劳的双手捡拾起苟延残喘的日子,她是这个社会上,一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