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04日
游杜康庙记
游杜康庙记
  白水这座杜康庙,是我十分向往之处,但有闲暇,即欲游览拜庙。深秋的一天,受几位好友之约,又一次游历了杜康沟,拜谒了陕西白水杜康庙。杜康沟里天高气爽,阳光融融,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美好的环境愉快的心情,立即引起我对这座古庙前世今生的遐想。
  我很喜欢庙会,那里蕴藏了不少文化内涵,有很多值得传承、值得弘扬的东西。但真让我销魂的还是家乡的杜康庙,几乎每去一次,都会有一次不同的感受和收获,都对唐人刘禹锡老先生的名篇《陋室铭》有一番深切的体会,真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此庙虽小,而名气很大,有渭北三大庙宇之称,存续已达数千年。庙之所在地在杜康故里——杜康镇之杜康沟。沟虽不深,却幽雅清净,相传是杜康当年酿酒之所,至今余香犹在,仍留有杜康造酒之遗迹。绿树成荫,百花吐艳,泉水泠泠,好鸟相鸣。无污染之空气,无喧嚣之世俗。四季温润,冬夏绿染,常见百花盛开,蜂蝶往返之景。我很敬佩杜康老人家找到这块世外桃园,确是人间福地。杜康泉水不大,却冬夏不枯,清冽甘甜,饮上一口,沁入脾胃,耳目清爽。常饮此泉,即觉脏腑会像洗涤过一样,那样的舒坦。即便有一点微疾小恙,都会被泉水洗刷得干干净净。是故好多游人都喜饮甘泉而留恋斯处,称其是一股神泉。更敬佩杜康爷慧眼独识,发现了这眼神泉,并用这神水酿成杜康美酒,惠及百姓,名扬千古。
  更有奇者,几千年历史风雨,杜康庙几损几修几恢复,虽规模没有多大变化,但香火确实是世世未绝。
  相传杜康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手下一位大臣,身任“农正”之职。放到现在就是农业部长,掌管粮食的生产和储藏,作祈祷上天的主祭臣。在一次对粮食的深加工之中,偶然发现了粮食可以造成美酒的秘诀,美妙无比。既可口,亦可袪百病消顽疾,很受黄帝的喜爱,更为黎民所乐,所以被黄帝命为造酒的大臣,负责造酒和向天下黎民传播造酒的技术。
  杜康是一位对事业十分忠诚、有担当精神的人。他接受了这个任务,便潜心研究造酒技术。经过多年考察,反复试验,他发现天下用于造酒的泉水,没有一处胜过杜康泉。于是他把用杜康泉的水造成的美酒,贡献给黄帝及众大臣品赏。大家一致认为用杜康泉水造的酒就是比别处强。黄帝饮后十分高兴,便以杜康为杜康造的酒来命名,叫杜康酒。于是将此沟名亦改称杜康沟,就命杜康造酒在这里建造酒作坊,还为杜康建起了一个依山傍水的住宅,号召天下凡希望学习造酒的人,都由杜康亲自传授造酒术。
  杜康年老了,他的儿孙们一代一代都在杜康沟这个风水宝地承袭了杜康的创造精神和造酒技术,认真酿造杜康酒。杜康住过的地方便成了纪念杜康的伺堂和庙宇,这就是杜康庙的来历,所以这个庙宇的历史十分久远。
  杜康过世了,杜康造酒的事业依然兴旺,直传到三皇五帝,夏商周……由于古代文字初创,资料缺失,传播不畅,这便造成了对杜康生在什么时代的混乱传说。有夏代说,有周代说,最荒谬的还有汉晋说。以致有人编出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酒鬼刘伶还是杜康的好朋友,喝了杜康酒,一醉三年不醒,以讹传讹,不一而足。
  然而,传说归传说,历史归历史。只有杜康的故里,杜康的后裔们,坚信杜康是黄帝时代的一位老圣人。并坚持世世代代,祭祀这位造酒的老祖宗,这就是杜康庙得以永续的原因。
  还有一个现象,也是杜康庙香火不绝,历久不衰的缘由。因为古代杜康创造了酒,又教很多人造酒,于是造酒术就是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都尊杜康为酒圣先师。所以每年都要到杜康庙来拜祭。再后来,杜康庙会竟成了一年一度的赛酒节和展销会。五湖四海的酒家,每逢正月廿一起会,都拿上最好的产品,前来参加杜康庙会。地方政府也奉朝廷旨意拨付银两,认真组织,办好庙会。庙会期间以杜康酒的传人为主,由官方主持,再选一些对酒有研究的学者、群众代表和厂家代表,组成品尝理事会。条件公开,制度从严,力求公正。凡评选出的名酒都被列为贡酒,可以进京城,供奉给皇帝老儿和国公王爷,如果还能得到皇帝的赞赏,就成酒业的最大荣耀。而杜康酒是多年的首选品。其次的名次也都很有权威性和公正性,成了酒家推销的广告。因此,天南海北各个酒坊都会重视杜康庙会,都争先恐后拿出自己最好的酒,参加此庙会。
  杜康酒自问世以来,就有袪风寒、疗疾病之效,是我国最早入药的神酒。这一点,在我国最古的药典中都有记载。尤其在医药不发达的古代,杜康酒被当成神药圣水,被民间治病广泛应用。同时,有的人还说杜康酒可以点化心灵,使儿童变得聪明伶俐,这更增添了杜康酒的实用性和神秘感,杜康也自然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明。不光白水县,连邻近四周各州府县的群众都喜欢逛杜康庙,拜杜康神,求杜康酒。1987年,县城隍庙发现古碑一通,内曰“夫酒,何地无之,即杜之造酒岂仅流传于白。然他邑酒,足滋病。白之酒,独以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邻封百里外,多沽酒于白,先泽之遗,本地独得其真,至今遗槽尚存。此其明验也。”
  由于这些缘故,使杜康庙名声远震,世世不减,即逢雷电风雨,庙宇被损,人们都迅即恢复。其规模不断扩大,其内涵亦不断延伸。几千年间,究竟几毁几修,亦不可考。但考古者在庙周有多次发现商周,乃至汉代建筑物残砖瓦砾,应是最确切的历史证据。仅从明万历十三年(1585)之后到现在的四百多年记载看,已经重修达到四次之多。
  最后修复是在1981年,占地六亩,主体建筑有杜康亭、杜康大殿、杜康寝殿、杜康酿酒遗址和杜康墓。杜康大殿前面有杜康泉,泉水清洌,醇香如酒,四季不枯;亭置泉上,五彩飞檐,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殿内古碑数通,皆记载杜康造酒之功德和庙宇修葺之大事。寝殿原址为一穴居土窑洞,朴实无华,保持了先哲那个时代的原始风貌。内有杜康泥胎粉身像一尊,为世代祭奠之处。观此寝像,与传说杜康生前生活大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想像先哲当年创业之艰、生活之苦,然而皆未碍其伟大创造。
  游杜康庙,人们热心探讨其穴其处,是不是传说中的龙穴。经智者一点,豁然醒悟。抬头望杜康寝殿上之山恋,恰似一盘卧龙,其尾在上,直达塬面,其头朝下,成寝殿之顶。而寝殿恰似龙口,杜康爷所寝之处,正在龙口当中。更有奇妙者,其墓庐正在龙身下之,受龙身保护,历千年如故。龙的头部有两棵柏树,恰似龙角,其树形小而势坚,虽经过了几千年风雨,不歪不斜不倒不枯,郁郁葱葱,精神抖擞,人称为醉柏。传说此柏久受杜康神灵庇护,神酒熏陶和巨龙之培植,虽在悬崖,而其身坚定,是故有此神形奇态。
  游杜康庙,最引人入胜者自然是杜康庙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杜康酒长上了翅膀,既得先哲祖传之秘,亦用现代科学技术之力。加之杜康神麯,几乘神舟,遨游太空,几经优化,成为神品,产量日增,名声远播,畅销全球,亦为国宴之必备品。由此杜康庙会更为世所宠,连续四个昼夜,沟上沟下,人声鼎沸,祭奠之仪,至隆至重。香烟袅袅,笼罩满沟,庆贺之地,万人空巷,鼎沸之声,十里可闻,社火、社戏、高桥秧歌、八仙板、跑旱船,备尽豪华,备极热闹。品酒尝酒,百家争荣,求神问医,倍见心诚。观山川之秀,赏文艺之精,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美由此生矣,游者无不尽兴,诗人多有佳句。群情振奋,不住赞诵,美哉!杜康沟。美哉!杜康酒。凡来此游者,无不尽情尽兴,皆感游多获益,不虚此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