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14日
反季就是回忆,也是憧憬
反季就是回忆,也是憧憬
  ○ 陈典锋
  装在一个车厢里的社会,光怪陆离的社会万象——这是我至少五次阅读了陈仓老师刊发在《作品》2018年第8期首篇的中篇小说《反季生长》的总体感觉。
  在一台自繁华的上海“东方明珠”附近缓慢奔赴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拥挤客车上,作者通过不断反思对两个十八年前那一株香气氤氲的樱桃树下“小苹果”的不变情愫,归家后听姐姐说这只“小苹果”已经“混”得比自己还好后,一颗悬挂多年的心终于安全落地。自己由从爱吃樱桃的牵挂,也更新为爱吃苹果了。自此,任何一个再和自己偶遇的少女可能都是“小苹果”了。
  不是由农村开往城市的客车,也不是从现在一直奔向未来,而是不断地回味过去的怅惘,这可谓是“反季生长”的缘由吧。
  通过差点给自己“人工呼吸”甚或更亲密接触的偶遇的一个现代“小苹果”,穿过客车暂停服务区这一个巧妙的时空间隙,在更多商洛乡党乃至临县老乡的语言、动作、活动的陪衬下,二人絮絮叨叨的语言交流中,一个完整的故事托盘而出。从悲伤开始,从忧伤过渡,结束于栖惶。
  从在车上三言两语便能在树荫下窸窸窣窣“办事”的“棍子山药”和“大白菜”,联想到自己“偶尔”结婚又“倏忽”离婚的妻子,再到和自己忽而很近忽而很远的“小苹果”,这个欲望充斥的社会,更反衬出以前那段恋情的美好,所以令当事者陈元念念不忘。既是回忆,更是对现在乃至未来的担心,似乎是在“憧憬”能回到那些年前的纯真和美好,所以起名“反季生长”。
  反复运用对这段不忍重提往事的回望,推动小说情节向前奔跑;细节描写传神到位;语言精练准确,风格独特,有诗一般的韵味。是这本小说的三个突出特点。为延续小说的内容而罗列大量的对话,是否可以调整为当事者陈元的个人回忆?且处处有意吸引读者接近“痛心”往事的叙述手段,似有些不够符合现实真实生活的原型,这是我认为本小说的两个小小瑕疵。
  地域的接近,使感情更浓烈。同为丹凤老乡,陈仓不但是我敬重的作家之一,更是我的一位老师,也是朋友、微友。愿陈仓乡党越走越远,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