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首届丝路杯(国际)电影扶植计划闭幕式在西安举行。图为评委会成员合影。 李济朴/摄 挂名官方指导主办、面向国际的剧本征集活动,在许多人看来无疑是一场高端的文化活动,然而近日记者发现,有自媒体和论坛中爆料今年9月在西安举办的“丝路杯(国际)青年电影编剧扶植计划”疑为一场骗局,活动悬赏35.5万元,有16位获奖编剧尚无一人拿到奖金。爆料称,参赛编剧们一致认为此次的活动公告发在陕西网上是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然而在参赛的过程中,获奖编剧与承办单位陕西海宁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产生了许多问题纠纷。
编剧:这是一个骗局,担忧版权问题
近日,记者在网络上搜索“丝路杯(国际)青年电影编剧扶植计划”,显示征文启事在7月9日发布,承办方陕西海宁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众号“陕西海宁影视”目前已不见该启事。记者在其他公众号中发现转载,文中显示:“丝路杯”青年电影编剧扶植计划为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特设单元,活动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指导,陕西省电影家协会、陕西省编剧协会发起主办,陕西海宁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奖项包括:荣获“丝路杯”青年电影编剧扶植计划最佳剧本奖(1名)的作品将获得10万元人民币作为奖金,奖杯及获奖证书。创意剧本奖(3名)将获得5万元人民币作为奖金,奖杯及获奖证书。新锐剧本奖(6名)将获得1万元人民币作为奖金,奖杯及获奖证书。入围奖(9名)将获得5000元人民币作为奖金,奖杯及获奖证书,征集时间为2018年7月28日~8月31日。
一位不愿具名的外地获奖编剧表示,一开始,自己是希望能够获奖然后拿奖金去拍一个自己的短片;在接到组委会电话之后,就有预感奖金可能不会发放,但又对他们所说的奖金将要用于扶持计划抱有希望。后来到了陕西之后,参加了活动,见到了“海宁影视公司”总经理王海宁并接触沟通,关于奖金他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只是含糊其辞地说会用于扶持计划,用于项目之中。但是对获奖剧本立项之后的合约,这些实际具有法律效力的东西都没有提。“我才明白这个活动本身其实就是一个骗局。”
编剧们还担心的一点是剧本的版权问题,“因为王海宁本人的态度已经明确不惧怕刑事诉讼,他敢举办这样的活动欺骗编剧,自然也敢直接盗用编剧的剧本进行立项等侵权活动。”据这位编剧介绍,他们在参加比赛的时候,剧本全本、个人资料,组委会都掌握了,立项或者盗用是很简单的事。“在活动结束后,组委会就发过邮件索要身份证复印件,不过我没有给。好在我剧本在参赛之前都申请版权了,至少他侵权以后我还可以打官司。”
那么,类似于这样容易产生纠纷的电影扶植计划或者剧本大赛是否可以在事前有效地规避呢?这位编剧坦言并没有太多办法。以这次活动来说,从指导主办单位、嘉宾评委、宣传资料等方面来说,看起来都很权威和专业,可是实际参加了之后却发现不是这样。“从这次的经验中总结到的,我只能说以后接到组委会电话,如果对方说没有奖金的话,就不要参加了。但是也有的剧本征集活动,组委会通知有奖金,然后你银行帐号也给他们了,最后活动举办完却不给你奖金,这样的情况也是有的。”他补充说,参加剧本比赛的人,都是想通过自己的剧本被拍摄以及获取奖金走上影视发展的道路,他们是一群有热情有理想的人,但是却被这些人给伤害了感情。
获奖编剧们与海宁影视之间的纠纷目前依然没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而维权的编剧们诉求很简单:希望能够重新颁发证书,并正常发放奖金。同时,王海宁必须公开向获奖编剧们诚恳道歉。
海宁影视:参赛者对“扶植”概念理解有出入
记者联系了海宁影视公司总经理王海宁。对于奖金没有发放的指责,王海宁称,自己组织的这次活动没有商业植入,是纯粹自己掏钱组织活动,有自己的扶植规则。双方在“扶植”的概念上理解有出入。另外,剧本大奖赛与扶植计划是有区别的,在发布会上,曾清楚地讲过扶植计划的具体情况,奖金是用于剧本的二次创作及完善。因为自己公司的新电影正在宣传期,目前只能保持沉默。对于借机炒作的指责,他也予以否认。
关于活动冠名,王海宁回应称,这是一个“走向问题”,第一次沟通时是被允许的,随后因为涉及补助问题,才由海宁影视独家举办。“这只是打一个比方”,王海宁补充说。
此前有编剧质疑,最佳剧本奖《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是虚构的,王海宁则予以驳斥,称剧本是真实存在的,有具体的邀请函。后期因为该编剧要价100万以上,考虑到这个剧本投资太大,暂时将这一项目搁浅。如何去处理获奖编辑们与大赛组委会之间的纠纷呢?“努力地完善扶植计划,继续进行采景沟通。自己做好事情,让他们看到最后的成功,希望藉此改观他们的看法。”王海宁说,明年8月份有一个扶植成果展示,届时或许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
王海宁自称曾做了17年枪手,自己写的剧本只能署上别人的名字。他举办此次电影扶植计划的初衷正是希望通过这项活动,让有才华的年轻人得到资助。“一肚子委屈无处诉说,没有必要跟他们一般见识,他们还小。”王海宁称,自己只是想实实在在地做点事,做一些正能量的电影,把中国的电影做好。在采访的结尾,他痛哭流涕地说:“正义永远不会迟到,相信正义。”
“主办方”:非官方活动非合作单位将出处理措施
对于此次活动,记者联系了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陕西省编剧协会,均得到统一的答复:并非官方活动也不是合作关系。广电局答复对于挂名的处理办法还在商议中,编剧协会表示针对目前反映的情况,会根据情况真实性去给陕西海宁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函纠正,并且记者从后者获得一份11月7日由王海宁签名的声明称:“丝路杯”青年编剧扶持计划暨丝路杯(国际)电影扶植计划与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陕西省电影家协会、陕西省编剧协会等组织无关,纯属陕西海宁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独家发起举办。
对于此事,本报将持续跟进和关注。
文化艺术报记者 李济朴 魏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