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02日
青岭那块地
青岭那块地
  父亲对耕牛和土地,充满着深情。那种淳朴而厚重的品格,一直传承到我辈身上,成为乡村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青岭那块地,和我家有缘。爷爷耕种了一辈子,父亲又接着种,三亩多的黄土地伴随着我长大成人。
  这块多边形的黄土坡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又连遭暴雨袭击,被洪水冲洗成沟沟渠渠,梁梁峁峁,地形破碎,耕种起来十分不便,广种薄收,徒劳无功。
  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葱茏,气候湿润,密布的山泉水,滋润着这片黄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一百多年来,先辈们利用丰厚的黄土地,艰苦劳作,生息繁衍,过着稳定而自足的穴居生活。
  爷爷和父亲对脚下这片黄土地敬重而依恋,虽然这里十年九旱、缺水少雨,甚至生存艰难,但他们别无选择,对待土地感情深厚,一如既往。
  爷爷时代,青岭那块地的主人叫张天霸,他是这方的地主,爷爷给他家放牛,风餐露宿,饱一顿饥一顿,泥里来雨里去,起早摸黑,尽职尽责,上十年来如一日,每天总要把牛放得饱饱的,张天霸很满意。眼看爷爷到了而立之年,却家徒四壁,一无所有,爷爷只好向张天霸索要十二年来的工钱,可张天霸分文不给,指着青岭那块地说:“我把那块地让你耕种,抵消多年来的全部工钱,你每年只需交两担粮租金。”无奈,爷爷同意了。但有了土地,没有籽种怎么种地?爷爷只有去向张天霸借麦种,来年一定还他。
  不知张天霸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有麦种不借给爷爷,只借给爷爷糯米种,而且让爷爷过两天再去拿。
  谁知张天霸口蜜腹剑,阴险毒辣,他乘人之危,想让爷爷雪上加霜。他把一半糯米种煮熟后掺在另一半生糯米种里,然后,借给了爷爷。目的是让他种上出苗少,减收成,来年债上加债,让爷爷永远还不清他的债。
  爷爷带着父亲精耕细作,把糯米种到地里。到了出苗的时间,爷爷一天三次到地里观察出苗的情况。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盼去只盼出寥若晨星,稀稀拉拉出来一半苗。爷爷和父亲把它看成珍宝,勤施肥,常除草,精心呵护。终于,那一半糯苗棵棵穗大粒饱,产量翻倍。年底全部还清了张天霸的债务。
  爷爷还清了借债,把旧房修建一新,日子勉强过得去。张天霸的阴谋诡计落了空,心里很不服气,便强行加了一半地租,爷爷毫不畏惧,还是继续耕种。来年种上了麦子,麦苗葱绿旺盛,又是一季丰收,因为地租太大,给张天霸交过租,自己所剩无几了。幸好第二年就解放了,青岭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
  父亲退伍回家正遇土地到户,青岭那块地也正好又分给父亲,父亲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没黑没明,苦干加巧干,连年创高产,自给有余,终于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幸福生活。
  父亲对耕牛和土地,充满着深情。他那种淳朴而厚重的品格,一直传承到我辈身上,成为乡村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矗立在连绵不断的黄土地上。
  步入古稀的老父亲,还一直辛勤耕耘在青岭那块土地上。缝沟打卡,保土保墒,深耕细耙,使其成为膏腴之壤,看上去竟那么美观。父亲粗糙宽阔的大手,有如此的功力,几十年来父亲与这块地朝夕相处,融于血脉的亲情所致,才使朴实的土地如此感人。
  一天,来了一位矿老板,出高价给父亲,要从青岭那块地中间开洞口进山取矿,父亲坚决回绝了,矿老板指着父亲生气地说:“你真是老糊涂了,多么好的机会,多高价钱,你还不干,小农意识,只知道种地,种地值几个钱,难怪你一直贫穷,活该。”
  父亲说:“土地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有了这块地,我们不会饿肚子,失去这块地,就等于失去了家园。”
  矿老板大失所望,怏怏不乐地走了。
  父亲终于累倒在青岭那块地上,一场疾病夺取了父亲的生命,从此,青岭那块地无人耕种了。
  戊戌年秋天,我回到老家,去看青岭那块地,只见荆棘遍地,荒草横生,田地荒芜了,满目疮痍,让人心痛。如果让父亲看见了,不知要撕心裂肺到何种程度?
  父亲,是我辈,是我荒废了青岭那块地,我有愧于你,有愧于曾经滋养我长大的黄土地。父亲,为了让你的灵魂安息,即使我不能在家耕种那块地,但我会通过努力把那块地栽满树木,让绿树含笑,绿波荡漾,用绿色点缀生活,美化乡村,减少雾霾,造福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