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对我有恩,现在他有难了,我不能没良心。反正我也没本事干别的,在这里替他守一天是一天吧。
宁心今天终于要外出办案了,虽然只是和同事一起去给一家企业下发《劳动保障责令改正决定书》,但对于在市人社局只待了一个月、还在熟悉业务阶段的他,却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一路上,听着两位前辈同事天南海北的高谈阔论,还是新人的宁心谨慎地保持着沉默。不过,他保持这种状态仅仅是几分钟,接着迅速地被内心的激动所征服。只见他兴奋地把胳膊趴在前排两个座位的椅背上,把头伸到前面说:
“两位前辈,咱们是要去哪家企业呀?”
坐在副驾驶的李浩回过头来,刚好看见宁心那一脸期待的模样,他忍不住调侃道:“瞧把你激动的,以后少不了要经常出来的。咱们要去的是远东魔芋食品厂。”
宁心心头一震:“远东魔芋食品厂?难道这么牛逼的企业也发不出工资了?”他将身子靠回了后排座位,脑海里却像播放电影一般回放四年前他和这家企业的邂逅。
那时,宁心正在筹备开一家食品类目的天猫店,他已经谈好了一家茶叶企业,便把目光锁定了华南市的土特产领域。那个时候,人们耳熟能详的特产小吃就是腊肉干和雪魔芋,而腊肉干的企业几乎都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高高在上的样子,极难打交道。于是他决定寻找一家最好的雪魔芋企业去洽谈,而这家企业,就是“远东魔芋食品厂”。
宁心开着车走在市区通往奋进镇那车多人多的二级路上时,曾一度担心找不到地方,但很快就被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公里外就能分外清楚地看见的“远东魔芋无国界”这条霸气侧漏的标语。再走近些,企业大门口那足有十几米长的巨型石头上雕刻着的“华南奋进农业生态园区龙头企业”无比震撼,它似乎在时刻提醒着过往的人们,这里是华南生产雪魔芋的龙头老大。
停车的惯性把宁心拉回了现实中,他跟着同事们下了车,却被眼前的景象惊了一跳。企业大门前不知道多少天没打扫了,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和饮料瓶子,和垃圾厂无异。
李浩走到那像冬眠的长蛇般无力瘫在那里的电动大门前,扯起他那标志性的破锣嗓子喊道:“有人没有?有人没有?”
许久,一个老头才颤巍巍地从门房踱了出来,他似乎看见了门外那辆车上醒目的“公务用车”标志,赶紧加快迈动他那不太灵活的双腿,爬满皱纹的脸上不经意地堆起了不情愿的微笑。
“不好意思啊同志们,我年纪大了,耳朵不太好使,才听见。”
“我们是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的,你把大门开一下,我们把车停进来。”
“供电局把电停了,门开不了,只能委屈你们从边上的门缝进来吧。”
他们三人只好无奈地从那只能容一人通过的门缝钻了进去。
偌大的厂区已经空无一人,地面上铺满了黄黄的落叶。明明外面已经是一副春色满园的景象,这里却仿佛冬天永远不愿离去一般。曾经人满为患的仓库、工人们热火朝天工作的车间,全部都被贴上了法院的封条。
然而,最吸引宁心眼球的,却是门房外走廊上冰冷的铁笼里关着的一只冷得瑟瑟发抖的小黑狗。从小爱狗的宁心,不禁心疼不已。他蹲下来,把右手食指从笼子缝伸进去,摸摸它的头,任它舔着。他知道,它是在里面待得太久了,太冷了。许久,他狠狠心从笼子里抽出指头来,站了起来,走进门房。此时,他已完全听不进去同事们让老头代为转达给企业法人那一堆法律条文上的话。他只关心眼前的问题,这厂子为什么突然就倒闭了?那狗为什么要关在铁笼子里?
等同事们交代完出门往车里走去时,宁心抓紧时间问了老头:
“老伯,你为什么要把那只小狗关在外面的笼子里?让它进屋来不好么,外面那么冷,会把它冻坏的。”
“我也不想这样,可是,笼子一打开,它就会跑出去找它的主人,有一回跑出去差点饿死在外边。”
“它的主人?”
“就是这里的厂长王大为啊。这小东西重情着哩。王大为离开时,它追着他的汽车跑,差点跑断了气。”
“这里的人都走了吗?”
“都走了。”
“你为什么还留下?厂长应该也没钱给你发工资了吧?”
“是没钱。可我要是走了,谁来接待你们这些公家的人?再说,厂长对我有恩,在我落难的时候救了我,让我看大门。现在他有难了,我不能没良心。反正我也没本事干别的,在这里替他守一天是一天吧。”
这时候,宁心注意到老头刚下好的面条里一片绿菜叶子都没有,便指着门外不远处的一小片菜地说:“你为何不整几片蔬菜煮在面条里?白水面多难吃啊。”
老头说:“那是他爱吃的菜。我得给他留着,万一哪天他回来了,总不能让他吃白水面吧?”
宁心心里一疼,以前那个气宇轩昂的王大为浮现在眼前。他问:“你认为他还会回来?”
“肯定回来。那么多人靠他吃饭哩。”
宁心再也不方便开口说这方面的事情,于是叮嘱他:“老伯,我要走了,你把笼子往有太阳的地方挪一挪,这样小狗不会太冷。”
老头答应了,宁心在同事们的催促下上了车。一路上,小黑狗那双泪汪汪的眼睛始终在他眼前浮现。他默默地在心里说:“我希望,终有一天,它能随心所欲地去春日的阳光里尽情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