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八五年五月,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获耶路撒冷文学奖,典礼演讲中,他引用了犹太人的格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广为流传的警句,道出了昆德拉对生命和整个人类世界的感悟:因了不能摆脱,便开始怀疑和否定,最终却陷入了一场人性悲剧。其悲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整个过程中人类始终做不到自我超越。
人类童年时期,凿地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繁衍生息,绵延不休。古语曰:“土也为地,坤藏元气。地养万物,刚柔并济。地音通低,低含天机。地低德厚,惟极莫比。”黄土大地,乃宇宙之实体,以其无垠博大,滋养着自然万物;苍茫青天,浮气而升,蕴藏着大道玄机,不言不语,四时顺行。这是天地之仁,厚德载物,万物生机。
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是偌大的狩猎场,物类丰盛,生存角逐,牛、羊、狗、驴、骡、马、虎、豹、狼、鹿、兔、蛇、龟、狐狸以及飞禽等生灵,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里也是兴旺发达的家园,繁衍生息,几世同堂,黄昏炊烟,袅袅而升,母亲在呼唤着孩儿,狩猎的男子正满载而归。天地无言,接纳和包容着万物生灵的生存游戏,年年岁岁,生生不息,不存纷争,只留和平。
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蕴藉了悠悠数千年华夏文明,不仅留给我们丰富的地下矿物,而且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但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因自我的聪明而变得格外愚蠢,因自我的富有而变得格外苛刻,因自我的执着而变得格外冷酷。因为人的自作聪明,也因为人自身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思考得越多,以为越接近真理了,却发现我们反被上帝愚弄了。这是社会伦理道德约束下无法打破的怪圈,也是存在于人类本性中狭隘卑微的一部分。
读过一篇《上帝的花园》,作者这样说:“古人每恨海棠无香,鲫鱼多骨,觉得天地间有许多憾事。我的儿子也说:‘鱼为什么长这么多刺,兔子为什么有皮,我不爱吃!’我瞪着眼说:‘它们不是生来给你吃的!’万物有它们存在的理由。鱼的生理结构对鱼来说是合适的,它的生活目的不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我们觉得世界有缺陷,是因为它不如人意。上帝的目的和人类的目的原本不一样,所以你会看到园丁修剪树枝,遗传学家随心所欲地篡改生物基因。上帝创造的花园对人类来说既然有缺陷,那么人类自己去创造一个自己的花园好了……”
人类不是没有自己创造花园,美国就有科学团体建立了人工生物圈。尽管借用了许多旧世界的材料,那些试验者们还是呆了两年就赶紧逃了出来。上帝和人类,终究不是同类。人类一思考,上帝就笑了。上帝笑,是因为我们的幼稚和愚蠢,她包容着一次又一次放纵和蛮横,微微一笑,不发一言。这笑里饱含着母亲的苦涩、无奈与酸楚。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然山河的孩子,人类的故乡不只在出生地,更在丛林、草原、山河,在苍茫辽阔的大自然。无论你多么渺小、卑微、胆怯,一旦走进自然,就会在宏大背景的烘托下,变得高大、坚强、尊贵起来,红尘中的种种规则,被自然的怀抱吸纳得干干净净。天地是宇宙赐予我们的福祉,是我们博爱的父母,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生命得以栖息、灵魂得以安生。
天地为庐室,园林为鸟林。薄暮时分,夕阳收敛了放射的光芒,温润的余波萦绕在天地万物之间,起伏跌宕的水线,流动着山川草木。这是一个体量庞大的空间或世界,人在这个空间里会感觉被一点点消融,化为虚无。奔涌的河流安静下来了,她沉睡的容颜白净恬然,潜隐着万千情绪,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