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现场(兰亭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
2015年5月19日,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终审现场(该展为我国书法界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每四年一届,简称国展)
2015年5月23日,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终评篆书评审现场 
近日,年过七旬的书法爱好者何定琼在微信公众号“书法功课”发布《“书法传销”骗得我跳楼》一文,其中写道在2002年下半年,自己向各类书法展赛投稿29次,此后两年,又向全国各地投稿120次。随后,200余封来信邀请他编入各种名人辞典,聘他为研究员、院士、客座教授,帮他上网推销作品,邀他出国考察……统计一番,办理这些事情需要自己花费21万元!
何定琼这时候才发现书法展赛并不是在认定自己的书写水平,而是披着“书法艺术”的外衣骗钱。
套路:大赛骗钱招数大同小异
“级别”越高,要价越高。参加“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国际书画交流大展赛”,荣誉证上盖满了7个国家29枚图章;说作品要在比利时、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地展出。奖杯、作品集、参加开幕式需要1513元。“华腾金杯奖”不仅没有证书和奖品,还要缴纳1900元作为登报上网费用。
领取奖品,条件先决。“神舟五号”胜利升空后,北京两个杂志社在某报联合发布出版信息《颂神州中华书画家彩墨集》,尽管有1000~5000元的奖品,但必须先用688元订书一本,才能获得价值2000元的奖品,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只认租金,不认润格。南方某地国际艺术博览交易中心收取作品展位租金,一年期满后问及能否以作品抵现金,得到的答复是:“不行,因为我们没有建立拍卖机构”。
唯利是图,有始无终。“伊伊书画家研究会”举办的“首届全国书画艺术大展赛”无法正常开展。后来,从《通告》得知有关管理部门正在调查处理该主办单位,然而此后,何定琼却两次收到该会的入会通知,要一次性交终身会费。
“头衔”齐备,任意兜售。一些“伊伊艺术研究院”、“伊伊书画艺术家协会”根据投稿人需求,可以花钱办理荣誉证、钛金匾牌、德艺双馨艺术家、终身客座教授等身份。
费尽心机,百般诱惑。“(国际)书画艺术大展赛”来信说:现在各地物价上涨,各项费用上调30%,望艺友能理解组委会目前的困境、难度,再友情赞助20元,款到即发书。凡赞助200元以上人员,组委会回赠院长国画作品一幅。
频施钓饵,穷追不舍。何定琼给南方某单位举办的《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经典》投稿后不久,收到“荣誉金奖”证书,并称“作品已入编,请速汇495元订一本书”,随后数次收到来函聘其入会担任职务,接下来每年要缴纳年检换证费,同时不断升级,要给作者继续申报“书画家”、“书画艺术博士(学位)”。
极力吹捧,诱君入瓮。作者信息被贩卖,各种信件纷至沓来,邀请入编《伊伊名人录》《伊伊名人辞典》,参加国内外各种活动,但是请“掏钱”。
类似传销,渐成网络。一些“文化艺术研究院”采取类似传销的办法,在各省市县聘任“研究员”,缴纳评审办证费、职务保障金后就可以受聘。受聘人员可在当地设立“研究员工作室”、“研究员创作室”开展社会性服务工作,只要完成“研究院”规定任务后,就能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网友:上当受骗无非“贪嗔痴”
中国书坛现状是到了非彻底整顿不可的地步啦!作为书法爱好者,不把名利看得太重就不会上当。其实写字和打牌跳舞一样,是个人爱好而已,不要把自己当成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更不要把自己看得好伟大。当你书法达到一定水准时,自然会有报酬的。我习字六十多年,除了当年参与宜宾书协的建立外,从未参加过其他书协。也从来没自称是“书法家”。但我写的400多字的《孙子兵法》被人3万元买去,13年前“大梅沙”三个大字也被人1.2万元取走。至今写字是我最快乐的玩耍。该你的钱财,早迟都会送来,不该你的,削尖脑袋去钻营也没用!——“闲云野鹤”
一、不要迷恋参赛,书法不是体育,不同字体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不同笔墨所表现出来的效果是无法统一什么标准的,不存在什么可比性;二、不要迷信展览,无论是群展还是个展,都鱼龙混杂,举办几次个展并不代表你多牛,可能只是代表你多写了几幅作品而已;三、多读点书,少喝点酒。三杯下肚披头散发的“艺术家形象”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披头散发,张牙舞爪。别说那就是豪放个性艺术什么的,有真家伙不须借酒。——“林世鑫”
像这种比赛,真正的书法家一看就知道是骗人的,业余爱好者有的是缺乏明辨能力,以为是比赛就可以参加,有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愿意要那些名头,好写在简历里骗人。——“流浪猫”
国展已成丑书砖家的无耻领地。其实全国各省书协或文化厅办的展赛还算靠谱些。书画好坏亦不是以入展获奖为唯一标准。百年以后,大浪淘沙,历史说了算。——“段建辉”
提醒:展赛征稿把握“三不投”
每年我国举办的各类书法展赛一直备受众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关注,通过参加各种比赛,一方面可以获得名声与利益,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己的书艺,一举两得。
很多书法家获得这类信息基本通过三个渠道:一个是国家级、省市县级书法家协会的官方平台,二个是报刊,三个是微信公众号的征稿信息。而在这些征稿信息渠道中,唯一可以确信的,是第一条。另外两个渠道存在不确定成分,仅仅依靠作者来甄别虚假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近些年来,书法赛事征稿诈骗信息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都是堂而皇之刊登在书法专业报刊,这也是很多书法爱好者上当的原因之一。遗憾的是,这种大量的虚假征稿信息长期得不到整顿,还是不断产生。
如何鉴别书法展赛征稿信息的真假,这里给大家介绍三条基本原则。
一、需要收钱的不投稿
目前的虚假书法征稿信息,大都是用一些虚假头衔来作为诱饵,骗取钱财。其实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看收不收钱,需要收钱的书法征稿信息多半是诈骗。可是就这么一条简单的鉴别方法,很多书法爱好者急于求名,往往还是上当受骗了。
另外还有些书法征稿信息也是诈骗,但不是以收钱的方式,而是发布虚假征稿信息,引诱成名书法家投稿,然后骗取书法作品。这种书法征稿骗术比较隐蔽,不容易察觉。征稿归征稿,但是获奖名单可以自己捏造。这样既不用出钱,又可以赚取成名书法家的作品。识别的方法也很简单,看主办方允许不允许退稿。不退稿的,多半有猫腻。有书法家就曾反映说自己投稿的作品后来发现被人拿去网上售卖。
二、承办方名字太怪不投稿
如果征稿主办方的名字奇奇怪怪,过于浮夸,比如“中华某某协会”“国际某某协会”等等,就不要轻易投稿,越夸大的头衔,越有可能是虚假的。民政部公布过虚假社团名单,可惜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上当受骗。这些骗子也十分狡猾,不断起新的名字,但是他们的套路也很明显,就喜欢起一个“气势磅礴”的名字,其实这样越容易露馅。很多老年书法爱好者拥有的很多“了不起”的头衔和证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被骗惨了。现在甚至连“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证也有很多是假的。
正规的书法征稿主办方往往是中国或省市级书法家协会或者文联,一些商业性的书法征稿,也会在协办方列上书法家协会的名字,看主办方和承办方或协办方的名字,基本也可以确定书法征稿的真假。
三、地址是家庭住址的不投稿
凡是收稿地址是某个家庭住址的话,也要小心防范。正规的征稿比赛,一般是政府部门或注册社团机构的办公室收稿,肯定不会让投稿者把作品投到家里或在邮局设置的信箱。
记者的话
近年来,随着书法艺术的繁荣兴盛,一些非法分子打着“书法艺术”的招牌,利用书法爱好者的虔诚态度和虚荣心理,四处招摇撞骗,设下各种各样的圈套和迷魂阵。这些人无非就是看准了投稿者的求名心理,用名利来骗取钱财,以至于有大量上当受骗的“书家”,无处诉说或憋在心底不敢诉说委屈。
作为个人,练就识别虚假信息的火眼金睛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淡薄名利。学书法,其实首先要学静心,把字写好。心态平和冷静,不盲目崇拜各种荣誉和大赛,也不要妄想通过书法为自己谋利镀金。
作为外部环境方面,目前我国没有一部规范书法产业的法律法规。2009年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期间,中国书协提出将书法作为产业来发展,至此“书法产业”作为一项重要规划,也写入《中国书法发展纲要》。但通过本文暴露的诸多问题显示出这个市场的不成熟、不规范。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治理整顿须从“头”开始,我们呼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艺术主管部门、工商管理机构、新闻媒体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制定相应法规和制度,整顿行业乱象,正本清源,让中国书法艺术步入正轨,促进这一产业良性发展。
文化艺术报记者 刘青/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