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是我国南北自然生态和气候的分界线,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中国的中央公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资料显示:秦岭有国家保护植物44种,占陕西省国家濒危保护植物种数的69援76豫,占国家保护植物种数的9豫;有兽类144种,占全国总数的29豫;有鸟类399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4豫。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对西安来说,秦岭是西安城市供水水源地,是西安的“水塔”,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秦岭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对于西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现实状况是:山里的群众并不富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现象大量存在;山外的游客趋之若鹜,不文明游览行为随处可见;乱砍滥伐、滥挖滥采、乱排乱放、私搭乱建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生态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屡禁不止;政府部门在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工作中,职责不清,权责不明,体制不顺,缺乏合力,致使秦岭自然资源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范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成为西安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