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童年时十分木讷,邻居都视他为小傻瓜,经常把一枚五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哈里逊总是捡那个五分硬币,于是大家哄笑。
有天,一位善良老妇人实在不忍心再看到哈里逊被人嘲弄,便对他说:“可怜的小威廉,难道你不知道一角硬币要比五分硬币值钱吗?”
“当然知道,”哈里逊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一角硬币,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读罢这则轶事,我惊呆了!
记得颇为世故的现代作家老宣曾说:“读书愈多,阅历愈深,愈以为自己无知无识。读书愈少,阅历愈浅,愈以为自己多智多谋。欲知人胸中知识多寡浅深,须观察他的言行动作。他若张牙舞爪,趾高气扬,必是一个半瓶醋,必是一个纸老虎。”
粗粗读来,也不觉得此语有错,可若以童年哈里逊的行为来印证,则立时可见老宣的理论仅属常规思维———“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作为孩童的哈里逊再怎么好学,读书终归有限吧?不论他在生活中如何留心世事,一个孩童的阅历又能有多么深广呢?可他却凭着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对人性之犀利洞悉,四两拨千斤地蒙哄了周围那些自以为聪明的邻居,让他们在不断自愿奉送金钱的同时,还自己将自己嘲笑个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服膺的认识社会与人生之指南。在知晓哈里逊这则故事之前,我始终是“学而知之”理论的忠实信徒,可现在我的信仰根基有点动摇了。谁能否认貌似呆傻的童年哈里逊,不是一位天然异禀的小人精?不是一支“不灌自足”的“整瓶醋”?不是一只“生而知之”的“真老虎”呢?
哈里逊系六十八岁宣誓就任总统的,不久患染感冒,迅即发展成肺炎,入主白宫一个月后去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死于任期的总统。有时,我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哈里逊的早逝,对美国民众来说,究竟是噩耗,还是幸事呢?
“大的阴谋,总是源于小的诡计。”美国第三十七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如是说。我读过哈里逊的就职演说词,他在其中特别强调了将忠实于民众——当然,历史上从没有哪位统治者会直言自己将欺骗民众。但口口声声宣称忠实并服务于民众,又不断欺骗民众的统治者却不胜枚举。
在敝邦,言及骗人高手,民间有一句十分形象的描述语:“他把人卖了,被卖者还忙着帮他点钞票呢。”以哈里逊从小就那般工于心计,又经过数十载宦场历练,如果身居总统宝座的他,为了某种目的决意欺骗国民,而制度又恰好缺乏监督与约束能力,后果将如何呢?总不会“他卖了全体国民,被卖的全体国民都还忙着帮他点钞票”吧?
嘿,你看我想到哪里去了。随意揣测人心是一种不够绅士,也不科学的行为,何况,这被揣测者还是一位下葬于一百六十年前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我真成了“太平洋警察——管得宽”了。更不可思议的是,报端登载省内有农民买了劣质稻种,撒到田里光长绿禾不抽穗,四处泣告无门,我对近在身边这挨骗心内如汤煮的农夫尚无力援助,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地悬想一百六十年前的美国民众是否会被他们的总统欺蒙,典型的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