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13日
要强的母亲
要强的母亲
  母亲名叫张旭霞,1948年出生于长安县纪杨乡大苏村一个贫苦的家庭。母亲很要强,幼时学习非常努力,在生产队干活也从不惜力气,更重要的是,母亲不止是干活实在,她还很爱思考,能将活计干得效率更高。
  1968年,母亲嫁到了我们家。我们村不同于母亲的村庄——大苏村是“粮棉队”,主要种植粮食;而我们是“蔬菜队”,以种植蔬菜为主。除了给队上干活外,每家都有一些自留地可以种菜,然后到市场上去卖。虽然经济上能宽松一些,但要辛苦很多。母亲没有怨言,而是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生产中,我家自留地种出来的菜也总是村里最好的。田地包产到户后,母亲终于迎来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她要用自己辛苦的汗水换回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她要用没黑没白的劳作浇灌这个她深爱着的小家,她要用自己的智慧改变家庭面貌赢得乡亲们赞许、羡慕的目光。翻耕时,每一锄是那样的深;育苗时,每一秧是那样的呵护;收获时,每一个果子采摘是那样的小心……
  为了能将蔬菜卖一个更好的价格,母亲在我们街道第一个买回了三轮车。有了三轮车,母亲卖菜不再限于村子周边,而是到更远的城里,因为那里的蔬菜价格会更高一些。最远的时候,我们去过离家20多公里的伞塔路。卖菜时,母亲还很有技巧,一番言语总让买主随意而来,满意而归。
  卖菜辛苦,种菜更辛苦。且不说春播秋种,就说给西红柿“点花”吧!西红柿开花时,为了减少落花(落一朵花就意味着少结一个西红柿果实),都要手持毛笔,在小药瓶中蘸上“牢固剂”涂在花柄上。就这样,一朵花一朵花的涂,在逐渐热起来的天气里,弯腰钻在大棚里(大棚最高1.2米),让人蹲也不是,站也不是,一会下来就腰酸背痛,更何况,大棚内还有那种高湿度和高温。母亲却从不叫苦,千万次的弯腰,千万滴汗水的洒落,终于换来了我们家好日子的到来。1982年,我们家就盖起了两层楼房。当我们搬进新家时,母亲赢得了乡亲们羡慕和赞许的目光。
  2016年,母亲患了脑梗。听说之后,母亲一度意志消沉,不愿和人言及此事,她认为得这种病会被人笑话。后来,母亲接受了系统的治疗,基本恢复正常,但走路仍有踩不实的感觉,不断流口水。要强的母亲就开始吹气球锻炼,扶着栏杆坚持锻炼。慢慢地,母亲能够行动自如了。
  这就是我坚强、辛劳的母亲,在把我们培养成人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自信的品质。在她逐渐老去的岁月里,我们也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她,让她劳累了一辈子也能好好享享福。人人都说年迈的父母需要儿女的关心,岂不知长大的儿女也需要为父母付出之后的那份满足。愿我一生自强的母亲身体健康,幸福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