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1日,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场会在西安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和陕西有关会议精神,通报2017年度陕西文化产业专项考核情况。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作出批示。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致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庄长兴讲话。
胡和平在批示中指出,文化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文化企业不断壮大,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在全省追赶超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各级宣传文化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创新发展,持续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大力培育文化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出精品、出人才,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真正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为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省、加快新时代追赶超越作出更大贡献。
王永康表示,文化是西安最独特的战略资源。去年以来,西安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要求和十九大精神,坚持大格局引领、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发展,实施“文化+”战略,加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助推追赶超越的万亿级支柱大产业,建设丝路文化高地和世界文化之都。下一步,西安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庄长兴表示,在新时代新起点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落实新发展理念,在资源挖掘、市场主体培育、项目带动、品牌打造、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要强化政策保障,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努力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本次会议分析文化产业发展新形势,交流工作经验和做法。在分组讨论时,与会者积极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陕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发展文化产业,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多方搭建平台载体,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园区建设,文化产业增加值持续保持较高增速。
2018年以来,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提速、质量提升、势头强劲。截至3月底,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达到1221家,同比增长51.1%;实现营业收入162.4亿元。
据测算,2017年陕西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900亿元,增速近15%;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776.7亿元,同比增长21.3%。2017年全省新登记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主体1.7万户,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76家,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陕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推动文化产业工作机制取得新突破。在省委的部署推动下,省委宣传部会同省编办印发《关于理顺国有文化企业监管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机制的通知》,10个市在宣传部门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门机构,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初步建立;理顺了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牵引推动作用,支持了60多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1个市(区)也设立了专项资金;陕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16亿元。
与此同时,陕西坚持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配套并举,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文化产业体系。《陕西省“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陕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相继印发,1+N”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形成。各市(区)新出台支持当地文化产业各项政策共计45项。《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出台,各市(区)季度和年度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接受考核,陕西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2018年5月,纪实文学《梁家河》在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上亮相,受到高度关注。近年来,陕西省充分运用深圳文博会、丝博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平台,先后在深圳、香港、澳门、浙江多次举办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洽谈会,推动重点项目园区落地实施。
2017年,陕西省各市(区)招商引资70多次,文化产业项目签约金额达2500多亿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向省委宣传部授信600亿元,支持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同年,陕西省新策划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42个、重点项目118个,32个省级重大文化项目有序推进。目前,陕西省已拥有西安曲江新区等16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陕西以塑造文化品牌为重点,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文学陕军”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以延安梁家河、照金红色旅游名镇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影视陕军”招牌更加响亮。《大秦帝国之崛起》《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等9部电视剧在央视和省级卫视播出。电影产量位居西部第一,6部影片荣获多项国际大奖。11种图书入选全国重点主题出版物,24种图书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耀州瓷器、陕北剪纸、华州皮影等民俗工艺美术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未来,陕西将进一步理顺国有文化企业监管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机制,积极优化布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以“三个经济”为引领,持续抓好机制建设、体系建设、市场主体建设;着力打造丝路文化高地,全面提升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切实担起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新使命。
西安、渭南、汉中、铜川4市有关负责同志也作了交流发言。与会代表随后还考察了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华夏文旅项目、灞桥区白鹿仓民俗体验区、曲江新区369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