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15日
于右任先生题“功德无边”匾的来龙去脉
于右任先生题“功德无边”匾的来龙去脉
  在位于上海龙华殡仪馆内的上海殡葬博物馆五楼大厅显著位置,陈列着一块署名被挖款的阴刻行草书“功德无边”四字红漆匾额,它是于右任先生1946年应旅沪粤人公墓——联义山庄之请专门题书的。
  联义山庄,原位于上海北部闸北彭浦地区(具体位置在今共和新路西侧彭江路上海鼓风机厂一带),系民国十三年(1924)旅沪粤商林镒泉出资购置沪郊空地约十亩营造的私家坟地,因园内植被茂盛,花木扶疏,俗称林家花园。后该园由旅沪粤商联合会接办,成为专营旅沪粤籍人士的特定公墓,由此冠名:联义山庄。原山庄大门牌楼题字,也出自粤籍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其时在沪上作寓公的康有为之手。
  至于山庄内安葬的一时社会名流,计有民国早期海军总长程璧光上将、民国上海特别市市长吴铁城父母、当年上海“四大公司”之一永安公司老板郭氏家族等众多旅沪粤籍各界翘楚;而联义山庄安葬对外影响最大的名人,大抵要数当初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而不堪被侮辱与被迫害,竟决然含恨服毒自尽,告别人世的著名电影女演员阮玲玉了。据称当时送葬灵车从上海市内万国殡仪馆出发一路北行,沿途夹道目送几万人空巷,达三十万人之众。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作为人生后花园的联义山庄因地处北郊战区而沦陷,被侵华日军占据;铁蹄蹂躏践踏之下,墓园荒芜败落,景象凋零阴森。直到抗战胜利以后,联义山庄方得以收归修整,重新对社会开放;于右任先生题书此匾,应该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之下,应公墓当局邀请而书写制作的。至于“功德无边”四字寓意,分明寄托了对慎终追远,精心打造、经营人生归宿事业的高度致敬与礼赞。
  上海解放之初,联义山庄规模扩大,墓园面积增加到两百多亩,园内广植松、柏、枫、樟等名贵树种,墓区常年苍翠肃穆,进而跃升为上海市甲等公墓。1954年,毁于抗战时期的阮玲玉墓也得以重新整治,墓碑落款为上海市文联。1956年7月,联义山庄由上海市殡葬管理所接管,改为市办公墓。然而到“文革”期间,处于乏人管理无政府状态之下的联义山庄遭到毁灭性破坏,许多名人墓葬不仅墓碑被推倒铲除,甚至遭遇非人道掘坟抛尸,哄抢随葬品事件更迭有发生,墓园拆废填埋后扩建为上海市鼓风机厂。
  原悬挂于公墓大殿正中的于右任先生题匾,也是在此非常时期以“国民党反动派”名义遭人挖去署名、印鉴题款自然可想而知。所幸因匾额选用板材系上等木料,方被手下留情易作他用,基本保全幸存下来;这恐怕也是此匾久经时代风雨洗礼而不无创伤感,至今依然泛着幽幽红光而历久弥新的原因。最后,该匾额有幸被上海殡葬博物馆征集,终于成为反映上海殡葬事业发展的珍贵馆藏文物。同时,它也令观众睹匾思贤,默默见证着于右任先生有一颗对社会公益事业有求必应的金子般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