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18日
云顶之上
云顶之上
  因为是午后,飞机之上是如洗的万里晴空,清澈宁馨真正的天蓝,广阔而安详,任由有多少戾气的人,目睹了眼前的景象都会平静下来,噤声欣赏;而机翼下却是一幅幅不停变换的水墨画——一会儿如泼墨山水,云遮雾罩,峰峦叠加;一会儿是线条娴熟浓淡分明的工笔,江河湖海,高原山川,画面频繁切换……直直地牵引着我的眼神,屏息静气,惟恐惊扰了悠闲自在的云朵和云朵中隐身的天上人,乱了阵势。
  从南京飞北京,预订了一张靠舷窗的机票。经一番空姐如何扎好安全带,安全防范演示和飞机在跑道上由缓到急的滑行后,飞机提速爬升,二十多分钟后即跃升至万米高空。
  高耸的楼群不见了,绿色的春景留在了地上,我们到了“最美人间四月天”的“天”上,似将人间的雾霾和人际的纠葛抛掷在了凡间的地上。因为是下午的机票,早餐后利用上午的空闲,来到只有十来分钟路程,30年前曾经身临的中山陵里转了一圈。思忖中山先生“同志尚须努力”的遗愿,盯着陵前廊檐上依旧如新的“民族、民生、民权”六个隶书烫金大字,凝眸了许久。心想,三民主义提出至今已逾百年,百年间增添了历史的风烟,而我们时至今日仍为这三点努力不懈!可是,下午到了天空上,我却想超凡脱俗。这绝非我的人格分裂,而是情境有异使然。
  但凡有机会乘机,均想坐舷窗前看江海云天。也曾去新疆,过青海,飞广东,经湖南,所见的云海形状各异,气象万千。但今日所见,因是正午的阳光,自上而下地洒在云海之上,层次愈益丰富,对比尤为明显,时若冰山,时犹雪峰,更有飞瀑直下三千尺的浪花飞溅,亦有卷起千堆雪的实景显现。今天的云海是工兼写,既有工笔线条的明晰,又有写意水墨的隐约。舷窗下的云海和雪浪,其实没有过多的色彩,如同中国画的水墨,只有黑白的浓淡交错,只是水和墨的比例调整,墨多时焦浓,墨少时灰淡,没墨时是白色的纯粹简洁……因为墨和水的你多我少,此消彼长,水墨究竟能调出多少个丰富的层次和色度来,也即中国画的水墨技法?作为仅仅是研习书画的我绝对回答不出来,只好请教于那些整天涂鸦的大师了。总之,墨是书画中色度最丰富的颜料,远比画家笔下焦浓淡润渴的五彩绚丽得多;黄宾虹老即将中国画的墨色总结为“浓、淡、破、积、泼、焦和宿”七种。即便如此也表现不出舷窗外云海瑰丽的色彩。只是眼前的景观,无论是云海与雪浪的气势,还是云白云黑的层次,竟让我想改掉那句“人间最美四月天”的释义——不是站在地面上看到的万物萌动生长的春景,仰望感受天宇清心与舒朗,澈蓝与清纯的气息,而是坐在飞行器上俯视下望高空祥瑞云絮的万千气象,非地面所见的高天流云。日常练习书法时的坐云、云游、云境、云中……此时此刻才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觉,岂止一个广袤无垠,辽远壮阔形容得了!那是一种没有现代建筑堵截,自然原始的视野!此刻,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似乎不是奢望,而是实现。
  我想我是被高空的云海洗心了。较之地面,无疑天空是圣洁的。是的,这消却烦忧的云海,这增扩胸襟的雪浪,你的纯洁洗涤着我人生沧桑的污秽,如氧吧,洗心养肺、爽眼,清洁着我心性恩怨的蒙尘,修正反思既往行止的谬误,更新疏理自己的逐梦之旅——那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来,那一步一个脚印的前往,激发我继续远航!让我再次静思澄怀,拥抱往生之未来!此时此刻,我算是彻底地明白了,为什么有人要把自己的公司冠名为“云顶”了,那是一种视野、胸怀与格局的写照,是一种囊括天下的气派!
  神圣的地方就该思想神圣的事物,也算不忘初心,踏实始终了。且不可辜负了这云顶之上的美好时光!
  可惜,飞机降落时,迎接我们的是雾中海市蜃楼般玄幻的地面,真实再度缠绕了面纱!不是雾里看花。顷刻间我的心中一悚,明白自己回到了凡间。如同生活里的许多物事,只有被动的适应,鲜有主动的选择。有时候舍与弃只是一种努力!不过,我仍以为,所有人都应该清晰自己防霾治霾中的责任了。
  春风四月,又见云海,生之瞬间佳境,永难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