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8版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3日
陕西吴起县铁边城镇:生态古镇打造宜居乡村
陕西吴起县铁边城镇:生态古镇打造宜居乡村
  村民许仲选家的农家小院外,4月3日引来一群人在看“稀罕”。果园旁新建的一处山沟无害化水厕,干净卫生,三格化粪池可让门前果园实现水、粪、气的循环再利用,房前屋后,排排果树已吐露新绿。
  干旱农厕变成水冲厕所,这是今年陕西吴起县铁边城镇高标准、高质量建成的杨庙台村许寨子“美丽乡村示范点”的治污亮点之一,将在全镇农村4334户推广。
  目前,铁边城镇已试点修建水冲式厕所6处,污水收储5处,封闭排污口13处,配套垃圾桶150个,修建垃圾屋5个,建设停业整顿洗车场7处,正在调试运行污水处理厂,彻底解决农村“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垛”等环境污染问题,确保关键点不排污水、不产废气、不抛废物,实现生态利用和绿色生产,建成了杨庙台、油寺等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全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发挥了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
  铁边城镇由原来的三乡并一镇成为吴起县最大的乡镇,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地域优势,总土地面积796.3平方公里,现辖17个村195个村民小组,通过实施偏远山区移民搬迁,让18410人口相对集中沿川道而居住。
  近年来,铁边城镇采取“统筹推进、分步推进、典型示范”模式,争取交通、水利、林业、国土等项目资金,紧盯生活污水、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三个源头,集中开展农村治污、绿化美化、庭院经济、产业建设等四项工程,集中开展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治理、水生态修复三大攻坚行动,推进美丽乡村与产业开发、基础设施、美化亮化、移风易俗和精神文明创建等相结合。
  治村、治污与治水齐头并进。全镇河道呈现“支毛合两川、两川并一川”分布特点,包含了头道川、东川、西川和5条主要支流,其中北洛河段全长45.3公里,流域控制面积653平方公里。深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行“河长制”和“警长制”管理成效显著。对全镇范围内的8条河道全部落实了镇级河长,17个村的村支书为村级河长(巡查员),53名公益岗人员为专职河道巡查保洁员,由镇内三个派出所所长担任各自辖区河流警长。
  村美、河清、山绿的乡村宜居生活,还得宜业、宜游让百姓富起来。加快精准扶贫、扩大产业种养、壮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今年年初,坚持“因户施策、措施到人”的原则,以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45户产业扶贫对象实现脱贫为工作目标,镇党委书记、镇长再签脱贫致富“军令状”。过去三年内这个镇已有847户贫困2274人实现脱贫。
  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中,县、镇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将短期产业和中长期产业发展相结合,短期产业主要发展羊、猪、牛等养殖业和杂粮杂豆、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扶贫与扶技扶志扶智相结合,形成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技能,实现如期脱贫。
  推广“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支部+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等党建助推扶贫模式,目前全镇已建成苹果园7500多亩,仅今年春季新建苹果园1500亩,累计发展半温棚猪舍200座,200只以上湖羊养殖场5座,建成肉驴、肉牛养殖场8个,羊子存栏1.5万只,生猪1.8万头,大牲畜3000头。建成种植香瓜、蔬菜、水果等日光温室大棚305座,主打张湾子村特色水果和油寺、张涧绿色蔬菜等生态园区,带动了乡村观光旅游和田间采摘销售,为产业扶贫奠定了基础,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
  柳志清 齐增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