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变局中的家长孩子怎么看?
“掐尖行为扰乱正常教育体系整顿培训机构治标不治本”
“掐尖行为扰乱正常教育体系整顿培训机构治标不治本”
随着有关部门对培训机构市场整顿的推进,不少西安市城区中小学的孩子及家长就相关热点话题也在陆续向记者吐槽着、反馈着。
话题一:如何看待孩子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
西北大学附小家长张某:只要别让孩子每天学到晚上十一二点、一两点,就已经烧高香了,还有啥奢望啊。
大学南路小学学生王某说:我不排斥学音乐或者画画,我觉得那是一种放松,但我不想学奥数,明明学校教的基础知识都还没弄懂,还要学更难懂的奥数。
话题二:如何看待培训机构?期待培训机构提供什么服务?
西大附小学生家长李某认为:现在这种课外补习,能算教育、教学吗?它们只是一种强化和恶化应试教育的培训工具;是一种在不均衡、不公平的学校教育教学之外,更进一步加剧这种不公平的帮凶;是一种大肆炒作应试教育、加剧应试教育“剧场效应”的敛财手段。
某艺术培训中心学钢琴学生:“我从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已经学三年了,今年小学四年级,学校作业特别多,每天都要写到十一二点,周末还要上奥数、英语和钢琴课。一开始挺喜欢弹钢琴的,一二年级作业不是很多的时候,还经常练练琴,但现在真的没有多余时间练琴了,每周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只能期盼着一周一次的钢琴课放松一下,喘口气。”
高新一所小学某学生家长说:学校不会讲奥数,只讲基础的内容,但考试会出奥数题,全班只有几个孩子没有在校外参加补课班,他们的成绩都排在了最后,希望这次整顿可以真的让我们不再“绕弯子”学奥数了。
话题三:怎么看待这次培训机构整顿?
西工大附小家长李某认为:整顿力度虽大,但似乎还是有点治标不治本,大部分机构在整顿期间暂时停课,但整顿结束后会继续补习,孩子的压力并不能从根本减轻。
铁一中初一学生家长邓某认为:重点中学,尤其初中的掐尖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育体系,使别的学校无法生存,使家长不得不疯狂逼迫孩子投入课外班。辅导班是市场化行为,祸根不在辅导班,在于重点学校的掐尖行为。
记者从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此次整顿主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提出“对符合条件或基本达标的培训机构,打通审批渠道,快速审批,纳入监管范围”的监管思路。目前,对于无证机构,是限期整改、关停取缔,或是放宽审批标准,有待进一步定调。
江苏省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钮勤章表示,“从具体实践来看,如果直接取缔,培训机构很有可能转入地下,与教育主管部门呈现打游击的状态。地方教育部门不应贪大求全,对无证机构完全取缔。这样做最终只会伤害家长及社会的利益。”
钮勤章认为,尽管教育培训市场乱象丛生,但这些培训机构满足了家长的教育需求,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实际上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要辩证对待无证的教育培训机构,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应当思考将这些机构引上正轨。”另外,相比于一刀切的管理方式,适当放低审批标准、根据培训机构办学特质分类设置办学许可证审批标准,或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记者新近关注到教育部又下发文件提及“避免一刀切”。培训机构究竟何去何从,本报会继续关注。
文化艺术报记者 寇伟 实习生 郭津辰 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