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群众文化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合影

1月12日,陕西省群众文化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省公共文化优秀群众文化品牌、优秀论文颁奖工作交流会在陕西省艺术馆举行。大会听取并审议了学会工作报告,总结了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修改学会《章程》,同时选举产生第五届理事会及会长、副会长和常务理事的人选。洪济龙当选省群众文化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穆平潮当选省群众文化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省文化厅副厅长顾劲松,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谭佳峰,省艺术馆馆长洪济龙,以及省艺术馆班子成员、各市群艺馆馆长、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
顾劲松副厅长对今年的非遗保护工作作了具体布署,他指出,2018年是关键年,要求对2019年将要评估验收的陕北生态保护区予以重视。同时,要重视各地非遗传习所的建设。建设传习所,就是要有一个传习的设施、设备,里面有传承活动。传习所的建设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一个基础性工作,2015年全省已经建成138个传习所。此外,非遗在生产性保护当中带动一些贫困户、残疾人就业,使贫困户脱贫致富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年应该继续做好这项工作,要在脱贫攻坚上发挥非遗项目的保护利用作用,去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技艺类产值达39亿元。最后,省市县区要重视培训工作,特别要重视对各级非遗中心的培训工作,培训要从提高行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开始。
谭佳峰处长对省群众文化学会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并寄予希望。她说,衷心希望学会新一届领导机构能够认真分析陕西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把握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机遇,明确群众文化建设的新任务,遵循群众文化发展规律,努力把学会建设成为群文工作者的服务之家、和谐之家。她对于2018年群众文化系统的主要工作作了说明。一是抓好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探索、提早行动;二是做好县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2017年高陵、旬阳、韩城、临渭区等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省艺术馆必须完成法人治理结构;四是要加强对基层文化站服务效能的指导。
省艺术馆馆长洪济龙就全省文化馆工作寄语与会的基层文化馆馆长。他说,一是要有品牌意识,人人创品牌,各馆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二是要重视理论研究,提高专业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三是重视发挥馆长的作用,在管理上要有作为,先当馆长再当专家,要把事业抓好,人才利用好,队伍素质好,工作氛围好;四是要重视协调交流,开放搞文化、文化资源共享,走出去、请进来、合作起来;五是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家的门。
此外,这次大会还对《陕西省群众文化学会章程》进行了修改。陕西省群众文化学会将工作中对自身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新思想具体反映到学会《章程》中。最后,大会对2015-2017年度全省公共文化优秀群众文化品牌以及2017年陕西省群众文化论文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通报了省艺术馆2018年工作要点。
陕西省群众文化学会在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省文化厅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的指导下,在陕西省艺术馆的支持下,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九大的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全省群众文化工作者和热心于群众文化事业的有识之士,开展学术研究和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不断推动我省群众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开展文化调研,组织学术交流。2014年至2017年,学会和省艺术馆联合举办了四次“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分别是2014年文化部“春雨工程—陕西文化志愿者西宁行”活动、2015年“春雨工程”陕西文化志愿者边疆行——走进阿勒泰大讲堂、大展台、大舞台系列活动、2016年的“春雨工程”“丝路秦风——走进玉树”活动和2017年“春雨工程”陕西省文化志愿者云南保山施甸行系列活动。2014年,学会和省艺术馆、省艺研所联合举办了西北五省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论坛。论坛收到论文50余篇,并集结出版《新丝路新文化——西北五省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论坛”论文选编》。2014年至2017年,先后连续举办了四届“群星风采·陕西省群文干部业务技能大赛”,充分检验了我省群文干部综合业务能力,也展示了全省群文干部的业务成果。
重视理论建设,促进文化自觉。近年来,为了提高我省群众文化队伍的学术意识,学会坚持每年开展全省群众文化论文评奖工作,并为中国群文学会举办的全国群众文化论文年度评奖活动以及中国文化馆年会推荐优秀作品,学会于2016年初成立了自己的全省通讯员队伍,首批通讯员基本覆盖全省范围,共有通讯员23名。2015年学会组织了相关人员申报了文化部的课题“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研究”,举办了陕西农民工诗歌朗诵会铜川呈献演出、“新时期家庭文化建设”2015年度全省群众文化论文评奖,以及2015“中国广场舞西部论坛”等活动,论坛上向全社会发出了《中国广场舞西部论坛倡议书》。同年11月,在重庆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文化馆年会上,在首届全国“文化杯”文化(群艺)馆群文期刊评选活动中,学会的会刊《陕西群众文化》刊物获得了全国优秀期刊奖。2016年,学会组织了群众文化理论研究成果评奖活动和举办“群众文艺创作大家谈”征稿活动,参加全国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年度工作会议,报送的观察报告获得一等奖。2017年,学会组织了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活动、中国文化馆年会期刊评选和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的“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作品征集等活动陕西省作品征集评选和报送工作。
发挥自身优势,建造文化平台。为了宣传推广我省民间文化,打造陕西民间艺术品牌,群众文化学会发挥自身优势,引领陕西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和最优秀的民间艺术家走向全国。2014年发起了辐射全省公共文化惠民服务典型事迹表彰、辐射全省的群文干部技能大赛、乃至辐射西北五省的丝路经济带文化论坛三项活动。2015年,和省艺术馆举办了“陕西农民工诗歌朗诵会”等一系列活动,获得各界广泛好评。2016年参加全国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年度工作会议,报送的观察报告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