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2日
超越苦难浴火重生
超越苦难浴火重生
  近期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少年的困惑———一位六零后的心路历程》,是我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集。这本书由两部短篇和两部中篇结集而成,四篇小说不是同一时期所写,主人公名字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实质上是同一个人——小说的作者——我。
  从“童年的经历”里发现“童年的价值”,“在童年的发现”里认清“儿童的地位”,在“以小见大”“见微而知著”中,不夸张、不造作地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这部小说集的追求所在。
  我笔下反映出来的,都是我理性意识到的东西。有着许多60后成长的共同的社会历史记忆,有着强烈的时代感。我们60后在文革前后出生,童年时经历了文革,后经历改革开放,我们深切地感受了时代的变迁和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启蒙。
  我的童年并不明媚,是灰蒙蒙的,孤独而残缺的。我把儿童面对成长、面对成人世界时的不适感在这些作品中显现出来。我从童年时期潜意识中的东西写起,途经文革,记录那样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对60后心灵所造成的伤痕,写出了我的心理成长发育史及青春前期的世界观形成史。
  在回顾文革中的童年岁月时,我主要写那个年代普遍存在的内心的干涸。孩子们不自觉地在大自然中找求安慰,到河滩去玩,抽小草的草苔吃,以及在服装色调“灰黑蓝”一统天下之时,我对小鸡黄情有独钟的感觉。
  在那个年代,人性严重扭曲,而我的妈妈也确实有点像弗洛伊德《少女杜拉》中杜拉的妈妈,一天到晚嘟嘟囔囔,孩子们在家干各种各样的家务不仅得不到任何表扬和奖赏,还要忍受她无休止的唠叨。
  妈妈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中受虐,又对我和弟弟施虐,那时弟弟还小,每次拉到裤子上妈妈就打他——这些都是我真实生活的写照。我并没有把这一切都单纯地怪罪妈妈,而是觉得她很可怜,她性格里的一些因素是被时代扭曲的。
  我想反映的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那些出身不太好的人的人生境遇。也想表现我们民族人性海洋的巨大容纳力,例如带妹妹的选灵姨家和带弟弟的淑娃姨家对我们一家的人性温暖。
  在《童年的悲哀》一篇中,我为主人公取名“星星”,源自史铁生《奶奶的星星》。在史铁生笔下,“奶奶”一个人承受着“阶级斗争”的压力,其他人都是旁观者。而我童年的悲哀,是和姥姥一起承受了那个时代。那是许多60后童年所遭受的相似的人性伤害和恐惧,一些和我有相似背景的朋友在小时候都或多或少承受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烙印。
  虽然我们民族经历了那么多波折和苦难,我们终于从苦难中走了出来。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过上了好日子,并且从精神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所以说有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小说集封面图画的作者是我童年时的一位校友,我们对时代有着一致的感受。我希望自己的读者能够发现,少年的我如同那棵小树一样,在孤独中保持着人格的独立和思考的独立。正是因为这份独立思考,才有了这本《少年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