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2日
他开创中国美学史的新流派
他开创中国美学史的新流派
   对于研究员常智奇先生,人们较为熟知的是他文艺评论家的身份和成就,而他在学术领域引起中国学界普遍关注的,是他的美学研究成就和影响。
  2000年,常智奇公开出版理论专著《中国铜镜美学发展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经过17年岁月的淘洗和磨砺,被全国名牌大学权威文艺学考博列为阅读书目,列入“部门美学断代史”当中。全国成千上万的文艺家、美学家,著作能列入这个书单的极其有限,据我所知,陕西省建国至今仅此一例。
  扬州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古风教授公开发表理论文章《中国美学对于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列举的第一本书就是常智奇先生的《中国铜镜美学发展史》。
  《中国铜镜美学发展史》在中国当代美学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该书用一种器物上的各种图案造型的美学分析,把华夏文明几千年的美学史贯穿了起来:“开口小,挖掘深,论述广”,开创了中国美学史的一种新的流派。
  二、从人类审美意识的起源进行探索,把人类的审美活动放在了生活实践的实处。以“日水为鉴”为审美感受的起源,切入“日神崇拜”,展开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的背景,凸现中华民族审美活动的主体特征。
  三、把抽象而高深的美学理论放在了大众世俗的生活实践之中,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论述,一扫美学史论界玄而又玄的阴霾。
  四、把铜镜审美的形态学上升到整体论的美学理论研究的高度,在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点上建构自己的美学史论大厦。
  五、行文准确、简洁、明快、生动、活泼,富有文采,打破了那种僵死的理论的论述。
  陕西省是青铜器文物大省,但是,对青铜器的美学研究还有许多不足。常智奇先生的这本书不仅填补了陕西省青铜器美学研究的空白,也填补了中国美学在青铜器研究方面的空白。
  《中国铜镜美学发展史》出版发行已经有17年的时间了,当年的装帧设计、纸张排版都显得朴素了一些。近两年有几家出版社和常智奇先生联系,希望再版,但他一直没有答应——他觉得当年出版这本书有些仓促,想修订后再版。
  其实在此之前,常智奇先生的硕士论文《整体美学观纲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就很有独到见解。该书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三本,其从整体论的角度,贯通中西古今地谈美学,而以一本理论专著的形式出现,在当时中国的美学界是第一次。直到十几年后,国内才出现了整体论美学教材。多年来,常智奇先生用他的整体论的美学观念和思想分析和诠释,评价和衡量文学、戏剧、美术、书法、影视、民间艺术等等艺术形式和形态,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同。
  常智奇先生是一个纯粹的学者。贾平凹先生对他的评价是“最有学者气”;李国平先生对他的评价是“至仁至善的学者”。他不喧哗,不浮夸,不矫饰,实实在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读书写作。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个客观冷静、科学分析莫言的是他。路遥发表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后,陕西省评论界第一个写评论的也是他。他对秦腔审美特征的定义,引起戏曲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他先后出版八部理论专著,在全国70多家报刊上发表600多篇理论、评论文章。
  《中国铜镜美学发展史》被学界所青睐,他不为所动,悄然走进大学任教,充分体现了一个学者的情怀。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铜镜美学发展史》的学术价值会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