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2日
市场渐归理性口碑票房“倒挂”减少
中国电影距离550亿元票房还有多远?
中国电影距离550亿元票房还有多远?
  又值岁末,2017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丰收。10月底,主旋律影片《战狼2》以票房56.81亿人民币收官,跻身全球票房榜第55位,打破好莱坞垄断,实现亚洲电影“零的突破”。11月,中国电影年度票房达到500亿元,迈入“票房5.0时代”。12月是内地贺岁片的20周年纪念,月内40余部电影排队上映。2017年还有不到10天,年终大盘会落在哪个数字?中国电影年度票房能否突破550亿元大关? 

  12月贺岁档群雄逐鹿,随着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和徐克监制的《奇门遁甲》两部华语电影的同日开画,今年电影贺岁档正式打响。除这两部电影外,陈凯歌打造的《妖猫传》、由成龙主演的《机器之血》等多部大片也将在月底相继上映。
  今年贺岁档大战,是内容品质为王的一场票房之争。优质电影出品方不用再靠“贺岁档”的名头捞钱,观众们也不用再遭遇“有档期没好片”的困扰。
 
  高质量的影片扎堆上映
  贺岁档因其高票房产出能力历来是电影的“必争之地”,今年的贺岁档依然高手林立,类型多元,但却少了噱头,多了实际。
  贺岁档历来不乏大导演和大制作。冯小刚的《芳华》自上映以来引发众多讨论,在高话题和好口碑的加持下票房暂时领先贺岁档。徐克监制、袁和平执导的魔幻武侠片《奇门遁甲》众星云集,想象天马行空,票房表现也不俗。而陈凯歌携《妖猫记》挺进贺岁档,为还原大唐风貌,影片在湖北襄阳按1:1比例建城造景。为此陈凯歌花费16亿元巨资,六年磨一剑,力图给观众呈现一场视觉盛宴,陈凯歌说“拍这样一部电影,耗费了六年的时间,人这一辈子有几个六年?但是在这个时候我就想,我是不是也应该把自己看成一个托钵僧,因为我有电影这样一个信仰,可以引导我忍辱、精进,不流于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贺岁档的老朋友成龙主演的《机器之血》则成为贺岁档中唯一一部有科幻色彩的动作片,为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
  辞旧迎新之际,作为合家欢电影的首选,喜剧片历来是贺岁档的重要类型。《妖铃铃》《二代妖精》和《前任3:再见前任》三部喜剧片都选择在12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上映。被称为女版“周星驰”的吴君如的导演处女作《妖铃铃》集结了当今喜剧界的“半壁江山”,或许将成为贺岁档的有力竞争者。改编自高人气原作、由人气演员参演的悬疑片《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和《解忧杂货店》也让粉丝和观众颇为期待。 

  内容胜于档期
  曾经,贺岁档非常看重票房。随着今年年底贺岁档的到来,我们或许可以亲眼见证影坛的真正繁荣。陈凯歌、徐克、成龙等老电影人的回归,给电影市场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诚意”。陈凯歌为了拍摄《妖猫传》,建了一座“唐朝城市”;成龙为了拍《机器之血》,打上了悉尼歌剧院楼顶,整个电影市场呈现出一种以质量为核心的健康态势,比取得高票房更令人欣慰。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影片很少打出“贺岁档”的噱头,档期“营销”有所降温。观众、片方不再唯档期论。“电影从本质上来说既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一种艺术活动。好电影是一种刚性需求,对贺岁档电影来讲,更是如此。一部好电影需要好故事和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二者应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青年学者朱传欣说。
  贺岁档历来是喜剧片和视效片的天下,今年却杀出一个堪称“怀旧催泪弹”的《芳华》,冯氏喜剧作为内地贺岁片的开创者陪伴观众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贺岁档,冯小刚近年的电影创作却从小品级“电影”转而挑战更严肃的社会和历史题材,《芳华》以文工团为背景,讲述一代人的青春故事,引发网友大量讨论。电影里那句“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引发网友共鸣,有网友(公众号英雄旗帜)说:“一个难忘的时代从记忆深处迎面走来,一代勇士熟悉的身影通过银幕再现眼前,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感叹。”
  当观众不再满足于欢乐,而是希望在一部电影中得到思考和心灵上的震撼,档期就不再那么重要。事实证明,好的影片无论在什么档期,都能票房口碑双丰收,而观众真正想看且爱看的,是那些可以让自己思索回味的好影片。淡化档期、提升影片质量,今年的贺岁档中国电影或将迎来最好的时光。
  本土故事需要全球化
  乘着贺岁档的东风,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即将突破550亿元,百花齐放的贺岁档正像是今年电影市场的一个缩影:类型多元,质量上升,稳中求进。正如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所说:“现在到了一个结构性调整的有利时机。”他希望中国电影不要被漂亮的票房数字冲昏头脑:“连续多年30%以上的增长,已经过度消耗了中国电影的有效资源,中国电影应该从对票房的狂欢中解放出来,更注重质量和内生性增长。”
  2017年电影市场已经有了很多可喜的征兆,电影市场开始回归理性,IP降温,口碑和票房倒挂的现象越来越少。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之余,电影也承担起作为大众艺术的责任感,用影像关注现实。《芳华》描写被历史遗忘的一代人的青春,《二十二》聚焦幸存慰安妇的生活,《嘉年华》关注儿童性侵问题……观众对这些影片的关注和讨论也表现出观影者对社会责任和深度的诉求。
  本土电影工业日益成熟,中国电影号召力也在提高。截至目前,2017年内地票房前五名仅有一部进口片,一些有特色的本土类型电影也成长起来。《战狼2》以56亿元票房问鼎年度票房冠军,打破内地影史一系列纪录,进一步开拓了军事题材的市场。开心麻花凭借多部口碑与票房齐飞的喜剧让一度流于三俗的喜剧电影重新焕发了生机,也显示了本土题材的巨大号召力。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所说:“中国要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应该将本土故事全球化。我们还需要用世界眼光看中国,用世界眼光看世界,将中国利益纳入全球共同体之中来思考,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做到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如今,多元的电影市场则满足了观众多元的观影需求,除了“变形金刚”和“超级英雄”等观众熟悉的系列电影,今年的引进片类型也更加多元。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依靠“自来水”从“低排片”逆袭,成为票房黑马,《海边的曼彻斯特》等海外优质文艺片也进入国产院线。《二十二》《不成问题的问题》等文艺片也逐步登上荧幕并收获良好口碑,小成本纪录片《二十二》更以1.7亿元票房打破了文艺片和纪录片的票房纪录。随着今年贺岁档电影的情况渐入佳境,在2017年即将结束之际,中国电影迈入550亿元大关将成为现实。
  牛梦笛 陈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