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5日
陕西电视剧
从“高原”迈向“高峰”
从“高原”迈向“高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不断涌现出一大批电视剧精品力作,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用主流价值观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些电视剧综合运用人物、故事等艺术元素,其中既有大气磅礴的家国情怀、革命史诗、英雄故事,也有微观细致的市井故事、邻里乡情、社会万象。这些作品温馨感人、生动活泼,接地气而不悬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文艺评论好评如潮,彰显了陕西新形象。 

  创作多 播出高 陕剧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陕西省围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要宣传期,创作播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在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电视剧的文化功能。
  2015年,《历史永远铭记》入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剧;2016年,《毛泽东三兄弟》入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建党95周年新创作重点电视剧;《长征大会师》《红旗漫卷西风》《千里雷声万里闪》入选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重点作品,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17年,《西京故事》被总局确定为迎接党的十九大首批推荐剧目。
  据统计,陕西省电视剧备案总量达到179部6168集,年均备案量45部1542集,发行许可电视剧共计67部2479集,年均16部620集,位居西部第一、全国六强。10部电视剧选题入选总局制定的2016—2020年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在此期间,共有25部陕西作为第一出品方的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首播,其中在央视一套播出8部(2013年度《大秦帝国之纵横》、《聂荣臻》;2014年度《我在北京,挺好的》;2015年度《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空巢姥爷》《历史永远铭记》;2016年度《长征大会师》;2017年度《大秦帝国之崛起》),在央视一套这一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播出平台上,陕西省出品的电视剧年播出份额稳定(2013年2部、2014年1部、2015年3部,2016年1部,2017年1部),特别是在2015年陕西电视剧在央视一套的黄金档的播出比为20%,位居全国第一。2016年陕西省作品央视首播为5部。2017年截至目前有5部在央视首播(其中央视一套黄金时间1部《大秦帝国之崛起》,央视八套黄金时间4部《将婚姻进行到底》《我是幸运儿》《和妈妈一起谈恋爱》《枪口》)。此外,《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好先生》《红旗漫卷西风》《小麦进城》《打狗棍》等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先后登陆全国一线卫视黄金档,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题材宽 影响大 影视陕军再创佳绩
  近年来,陕西省电视剧创作充分发挥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形成了陕西历史题材、红色革命题材、现实题材三大类型特色,铸就了影视陕军独特的品格境界。历史题材电视剧,注重挖掘陕西历史文化资源,肩负起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责任,推出了以展现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电视剧《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以展现历史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为主题的《大秦帝国》历史正剧。红色革命题材注重挖掘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推出了《长征大会师》《历史永远铭记》等一大批革命题材作品,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现实题材聚焦中国梦主题,先后推出了《小麦进城》《我在北京挺好的》《好先生》《舰在亚丁湾》等一大批优秀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肩负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责任。
  此外,陕西省推出了一大批体现国家水准和陕西品牌的精品大剧,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电视剧《舰在亚丁湾》讲述了中国海军战士在亚丁湾勇击海盗的故事,充分展示了大国形象。该剧凭借宏大视角和细致入微的处理方式,被赞为中国现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的突围之作。《王大花的革命生涯》首创以女性视角作为谍战题材的切入点,喜剧外表包裹着细腻柔软的女性抗战内核,使该剧获得了行业内一致好评。该剧播出期收视率达到2.18%,排名同时段全国第一。由西安曲江丫丫影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我在北京,挺好的》等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从普通人的命运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着力抒写人们寻梦的理想和追梦的奋斗,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叙事体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以展示历史优秀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为主题的《大秦帝国》系列剧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掀起收视热潮,该剧以大制作所呈现的热血沸腾的战国风云,让观众们感受到高品质制作所带来的视听盛宴,以及正说历史所带来的深刻的内容思考,被誉为我国历史正剧标杆之作。以展现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电视剧《白鹿原》书写了现实主义创作的新史诗,该剧在江苏、安徽卫视和爱奇艺首播,赢得了观众和业界的一致认可。《好先生》在江苏、浙江卫视和乐视网首播,收视排名同期第一,网络播放量突破新高,成为2016年现象级大剧。以展示秦商文化为主题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在东方、江苏卫视和腾讯网播出,收视率位居全国第一,再度掀起陕剧热潮。这些作品,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彰显了陕西新形象。 

  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促进电视剧行业持续发展
  “彰显新形象”是陕西未来五年奋斗的“五新战略”之一,是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追赶超越的标志。形象良好,才能凝聚合力。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坚持通过题材规划、备案公示、创作提示、完成片审查和播出管理以及文艺评论等方式,引导广大创作人员和制作机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6年,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制定了“陕西省‘十三五’电视剧精品生产选题规划”,真正做到“扶持一批、储备一批、打磨一批、生产一批”。通过不断完善审查制度,促进审查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陕西省电视剧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电视剧导向正确和创作繁荣。
  随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投资环境,影视企业发展数量持续迅速增长,行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17年1-9月,陕西省影视制作经营单位新增118家,连续两年新增超过百家,总数已达500家。强化政策服务,建立促进机制。五年来,有35部电视剧获得省重大文化精品和重点文艺资助扶持资金共计4200多万元,有20部电视剧获得省上央视播出及获奖奖励共计8200多万元。
  同时,陕西不断创新有利于精品生产的体制机制,着眼于鼓励原创、题材引导、好剧推荐、展映展播、政府评奖、专项资金补贴等各项政策,推动精品力作持续涌现。2013年以来,陕西省电视剧作品获得创作扶持和播出、获奖奖励资金共计约1.2亿元,扶持奖励政策的实施充分发挥了扶持奖励对精品创作方向的引导作用和对制作机构的激励促进作用,推动了精品的持续涌现。
  文化艺术报记者 李济朴 魏晓文 

  链接
   近年来陕西电视剧荣誉
  多部作品13次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2013年,《小麦进城》荣获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2014年,《聂荣臻》荣获第13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大秦帝国之纵横》《聂荣臻》《打狗棍》荣获第27届中国电视剧金鹰奖。
  2015年,《大秦帝国之纵横》《舰在亚丁湾》《历史永远铭记》《聂荣臻》《打狗棍》等5部作品提名第30届电视剧“飞天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大秦帝国之纵横》《舰在亚丁湾》最终摘得优秀电视剧大奖。
  2016年,《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历史永远铭记》《舰在亚丁湾》等3部作品获第2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2017年,电视剧《白鹿原》被总局作为优秀剧目向全国推介。《西京故事》被总局确定为迎接党的十九大首批推荐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