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嘿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革命歌曲《东方红》对于全国人民来说,老少皆知,家喻户晓,在我国已经传唱了70多年。70多年前,一位普普通通的陕北农民用当地民歌的形式创作了这首歌,这位陕北农民就是李有源。
李有源,陕北佳县人,是一位出色的农民文艺爱好者,爱拉板胡,爱弹三弦,尤其爱好秧歌,是一个编秧歌的能手,党中央毛主席到达陕北后,这位深受贫苦生活折磨的农民歌手,在思想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对毛主席表现出无比热爱和信赖,更加积极地用秧歌来歌颂党歌颂毛主席。
《东方红》是李有源在1942年冬天创作的,这首歌表达了淳朴,善良的陕北农民对共产党和人民领袖无比热爱的心情。刚开始创作是一首秧歌曲,他想,秧歌曲只有在过春节闹秧歌时才唱,于是他为这段词配上了流行于陕北的革命情歌《骑白马》的曲调,白马调是这样唱的:
“骑白马,跨洋枪,
三哥哥吃的是八路军的粮,
有心回家看姑娘,忽而嗨哟,
打日本我顾不上。”
就这样,伟大颂歌《东方红》在简陋的窑洞,昏暗的麻油灯下诞生了。
1943年春节,他的侄子李增正第一个演唱了这首歌,从此唱遍全佳县。1945年5月,《东方红》作为党的七大献礼在中央党校礼堂正式演出,开创了人民赞颂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先河,从此,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万。1949年《东方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上,光荣地定为第一迎宾曲,特别是在1964年由周恩来担任总导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把这首群众歌曲再次推向了高峰。1970年4月24日21时25分《东方红》的乐曲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从此响彻了太空。
今天,《东方红》的歌谱和李有源的照片醒目地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每次讲解时,我都会带领全国的观众演唱这首歌,每当唱响《东方红》,我和我的观众都会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一位来自厦门的观众在我的意见回执单中这样写道:“让我再唱《东方红》,感受讲解员的专业水平和甜美的歌,经受一次红色教育,不禁肃然起敬,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不忘初心,愿祖国繁荣富强。”
《东方红》唱遍了全中国,传遍了全世界,以它强大的凝聚力,把我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周围,在我国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必将代代传唱,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