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4日
陕西作家新作推荐
深情的回报与纪念
深情的回报与纪念
  孙天才先生的第四本散文集《亲戚》出版了。其中收录了40篇文章,组合成一个系列,但又各自独立成篇。作者对自己的苦难的身世、家事及亲人的故事写得很客观、真实、细腻,饱含着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又具有普世的人文关怀,为新时期陕西乡土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亲戚》既是一本现实主义的乡土亲情散文集,亦是一部浓缩中国社会百年变迁轨迹的个人家史。这本书里的文章大部分是人物传记体裁,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读来很是亲切和真实。书的后记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就像司马迁写《史记》之不溢美,不掩丑,不隐恶,我也力求使自己的散文还原到生活的本真中去。”孙先生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著名作家和谷先生在序言中这样称赞他:“孙天才的散文,有司马之遗风。”我赞同这个观点。虽然孙先生所写的都只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些小人物,但我却固执地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史记》品格的好书。司马迁为历代帝王将相树碑立传,让后人通过这些大人物了解到汉武帝之前的中国大历史;孙先生为其亲戚树碑立传,让读者从中看到了祖辈及生活在这个时代中、这块黄土地上的同辈人最真实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孙先生笔下的“亲戚”是一个独特的真实范本,却具有着这个时代的共性。
  亲戚,是一个古老的、家常的话题。关于亲戚,有句古话说得很实在:“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一句名言,是一条真理,是人情世故的真实写照。与很多人一样,孙天才先生的亲戚也是各种情况:有穷困的,也有富贵的;有走得近的,也有离得远的;有相处和睦的,也有关系不好的……对于亲戚,很多人有这样或那样的感慨,但很少有人像孙先生那样,用一本书专门去写他的亲戚。写亲戚,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量的。写亲戚的好,他们自然很高兴;写亲戚的不好,肯定会惹他们生气,影响亲戚和你的关系,甚至还可能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然而,孙先生将自己的亲戚挨个写了一遍,而且以个人的角度和立场去写,既写了亲戚中奶奶、姥娘、父亲、母亲、茂伯、四爸、姑父、姨夫、小姨、三妗子、妹妹等人勤劳、善良、仁义等品性;亦写了二爷的“面寡无情”、二舅和二妗子“对姥娘不怎么好”、大妗子的“嘴不饶人”等等。在这本书中,作者已然抛却了诸多绊索和顾虑,敞开心扉,大胆真诚地写着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是他最令我敬服的一点。
  《亲戚》一书写得很客观、真实、细腻。孙天才先生继承的是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文坛陕军大家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子,文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但又具备了更多现代性。一个作家要写得客观、真实、细腻,必然要深入生活、熟悉生活、热爱生活。孙先生生于1960年代初,是地道的关中农家子弟。他出生于东府大荔县的那块古老厚重的黄土地上,并在那里生活过十六个年头,直到1978年考上中专才脱离了祖辈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成为一个生活于城市里的“吃公家饭”的人。自从他在西安上学,还有后来在宝鸡和西安两地工作之后,他是经常回家的,而且与亲戚们一直保持着来往和联系。在这坎坷的大半生里,他与那些业已去世的、至今生活在故乡及远在异地他乡的亲戚们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乐着亲戚们的乐,苦着亲戚们的苦,哀着亲戚们的哀……亲戚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是他一直所关注和关心的,亦是十分熟悉的,因而才能将其亲戚谱系中的那些人物刻画得如此鲜活、生动、形象、跃然纸上,将亲戚们的故事叙写得如此客观、真实、细腻,打动人心。这是那些只关心着自己,漠视甚至回避亲戚们的作家远远不及的可贵之处。尽管他写的只是自己的亲戚,却反映了我们几代人的心声,必将引起广大读者的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作为一个真正的作家,心里没有爱和情是不成的。孙先生是一个称职的作家,他心中有大爱,笔下有深情,所以写出了感情丰沛的大块文章。当然,他亦有恨有怨,但经过了生活的磨砺和时间的沉淀之后,他心中曾经的那些恨怨也都慢慢淡化、消失了。如今,他更多的是感谢,感谢养育他的那块土地,感谢照亮他生活的星空,感谢他的祖先、父母、姐妹以及他的亲戚。他把亲戚都写进了书中,字里行间不无同情、怜悯、哀叹、失望等等语气和情绪,但这些最后统统化成了一片由衷的祝福。《亲戚》一书,是孙先生对亲戚们的深情回报与纪念。
  之前,孙天才先生出版的《老家》《福地》《乐游原》这三本散文集我都看过,写得都不错。这本《亲戚》可谓是前边三本书的姊妹篇,写的也都是自己所熟悉的故乡的那块土地上的人人事事,写作态度一如既往的真诚,语言依然质朴、细腻和生动,但表达方式上更加自由无拘了。他通过这本书,完成了“写我”的过程,完成心灵的回归,也实现了精神的超脱!
  我祝愿这个真诚的作家写出更多“真诚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