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泰国电影《天才枪手》。
片中的模范生小琳和班克与富家子弟小巴相识后,双方一拍即合,上演了一场大型作弊行为,不学无术的小巴通过了STIC考试,小琳班克虽失去了出国留学机会但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高额报酬。结果看似各取所需,最终人生却是种瓜得瓜。
影片有两段情节令我印象深刻:
一是因为作弊班克被抓,小琳在审讯室门口徘徊,她犹豫着要不要进去洗清自己。这两个少年渴望阳光渴望美好的未来生活,即使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仍坚定着自己的初心。当小琳看着悉尼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说出“世界是我们的”时,我能感受到她对未来志在必得的自信,纵然经历万般艰辛,意气风发的少年也充满信心,正如那“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一般,争的便是这一口不屈之气。一腔热血满怀信心的年轻人对世界报之以歌,幻想着未来向自己伸出了友好的橄榄枝。然而结局却是:幻想越美好,跌落越惨重。小琳和班克不走寻常路,他们太着急了!
二是片尾处小琳意外地收到了班克的邀请。小琳沉默良久,最终苦笑着说:“是啊,一切都是我的错。”她终于明白因为自己一念之差毁了纯粹的同伴。此时镜头切到小琳父亲陪着她坐在审讯室门口,她选择了坦陈事实,改过自新。
电影谢幕,我的思考才开始:班克怎么办?
本是挥刀向恶龙的少年,在被生活一次次欺骗一次次蹂躏后终于决定成为恶龙以报复生活。年少时满怀“我对世界报之以歌,世界终会赠我以酒”的美丽梦想,积极生活,勇往直前,善待他人,一往情深。
世间“恶人作恶”也许不可怕,“善人变恶”才是社会之痛。片中小琳与班克不正是这样的人吗?他们做着自认为正确、有益于双方利益的“善事”,殊不知在为了结果而努力的过程中倾倒了多少人命运的杯盏,打翻了多少人未来的天平。
小琳可以选择自白,小巴最多挨父母一顿揍。可是班克呢?这个最无辜最清白最纯粹的少年,仅仅因为“穷”便失去了站起来的权利。他的高智商竟成为献祭于应试教育体制、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与几近固化的贫富阶级的牺牲品。
这看似不公平的结果令人唏嘘不已,但仔细想来却也是种瓜得瓜。这个社会从来就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看似轻易的获得其实都倾注了成功者无数无与伦比的心血和无法承受的煎熬,扛过去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扛不过去零落成泥碾作尘。
小琳与班克是芸芸众生之一粒,上帝赠与他们人生最大的财富即是智慧,用智慧改变自己有很多路可走,即使“来时背负着山河,也不能惹一身混浊”。我们要正视现实,用自我的奋斗或者借助于已有的力量改变自己创造未来,即使不能获得理想的生活,但至少不会毁灭自己。同情主人公也罢,愤恨这世界也罢,无论哪个社会哪个阶级,这就是结局!
教师评语:题目抓人,是对“来时身负着山河,终究惹一身混浊”的逆向改编,青春少年的清新昂扬之志让人眼前一亮。文章从影片的两个细节入手有感而发,不枝不蔓,紧扣“少年渴望阳光渴望美好的未来生活”却因一念之差,一举之失而“倾倒了命运的杯盏”“打翻了未来的天平”的主题,反思过后,总结出“来时背负着山河,也不能惹一身混浊”,这无疑是作者借电影来思考自己,思考所有青春少年在高贵的理想与污浊的现实中如何能至少做到善人不变恶!全文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感触深刻。(指导教师:尚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