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9日
机缘
机缘
  我和陕西省作家协会的关系完全是一种机缘。大言为历史的机缘,小言为命运的机缘。有时候我会想,此乃真不以个人的意志而舍得。

  第一次走进协会的院子
  早就喜欢文学创作,不过知道有一个作家协会,驻西安市建国路,是读大学之后,遂暗忖,什么时候能见一见这里的编辑呢?
  大约是1980年春天,草绿花红,鸟鸣树上,这一切都壮了我的胆,竟坐了公交车,至建国路,觅得陕西省作家协会的牌子。一旦断定,便迈步走进了院子。
  印象至深的是,地湿如泥,处处生苔,以砖砌圃,种以桂树,甬道两边为斜顶房子,朱门洞开,窗以帘遮,是十分的安静。不认识谁,也不确定请教谁,一边张望,一边踌蹰,桂树的叶子就扫了脸。
  近路有一屋舍,转念之下,干脆就径入而去。有一位方脸的先生正读稿子,抬头看着我。我说:“老师,我带了一篇散文。”他问:“你是哪里的?”我说:“我是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的。”他指了一叠稿子说:“你放在它上面,会审阅的。”他就不说话了,我也没有什么话再说,遂悄然告辞。他方脸,白肤,略有红晕,胡子刮得发青。四十余岁,我想,他站起来身材一定修长。显然他是一位编辑,但他姓什么,名什么,我却不清楚。
  在出版社工作以后,总有机会到作家协会来。未毕业我已经认识了路遥,慢慢又认识了白描、晓雷、王观胜、李星,偶尔也会见到陈忠实。不过在1980年我见到的那位编辑是谁呢?我始终不知道。然而一个编辑在那个时代的日常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庄严感与修养性,使我领略了作家协会的深度。

  第一次由协会为我举办作品讨论会
  到1993年,我出版了四个散文集,遂谋划举办一个作品讨论会。也并无别的意思,仅仅是晦气太重,寂寞孤独,希望触到暖流。
  几经商量,决定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和陕西省写作学会联合举办,地点在作家协会的会议室。陈忠实在这一年当选了主席,遗憾他出门在外。幸运的是我邀请到贾平凹参加,并作了发言。当时他住西北大学靠城墙的一个单元楼上,我用出租车接了他。上午九点,研讨会开始。时任秘书长的晓雷站起来,举目环顾,一一向李若冰、李沙铃、贾平凹、阎景翰、陈绪万、徐岳、汪炎、田长山、刘路、张国俊、匡爕、陈华昌点头说:“欢迎诸位,都是写散文的啊!”接着他神奇地拿出一封电报说:“王愚、肖云儒、李星及杨玉坤四位在京有事,发电报由我转朱鸿。我念一下。”晓雷朗声读道: 

  我等因故突然决定赴京,未能参加大作讨论会,深感遗憾,并致歉意。我们都是你散文的爱好者,觉得它能将社会和人生结合,心灵和自然结合,构成冲淡沉厚的生命境界和审美境界。祝创作丰收,祝会议成功!
  王愚、肖云儒、李星、杨玉坤 

  我不料会有他们电报,非常诧异,惊喜至极,更为这四位评论家的仁义所激动。那些日子,我的运势一降再降,生活颇为灰暗。我想前贤一定是觉察了我的凄惨,怜悯我,也爱我,所以要给我以庇护,助我以旅行之力,防我跌倒,怕我伤骨而不起。我敏锐地感知了一种我亟需的温意,喉鼻哽咽,硬忍着阻其泪涌。电报至今我仍保存着,只要看到它或想到它,我便欲哭,可惜王愚先生已经逝世了。长山兄也早就故去了,他发言说:“朱鸿坎坷,不过他也很坚强。”音容甚明,但我要致谢却找不见他了。闻频先生也出席了讨论会,并高调夸我。王晓新先生也来了,他烟不离手,意随烟远。当时年轻的小利兄和国平兄也都来了,他们竟执意地坐在了后排。
  此讨论会对我有极大的鼓舞,它的情景永不磨灭。我至死不忘这些前贤、老师和朋友。历历在目,一想就流泪。

  第一次忝列协会主席团
  自发愿从事文学以后,没有一刻不希望以作品立身,以艺术安命。成名成家,也为常情。然而并不追求在协会任职,绝无非分之想。当然,念随事生,有时候也是形势逼人。艺术凭天赋与努力,但作品的传播却需要平台和渠道。
  2007年9月18日,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完成了种种任务,顺利结束,于斯我当选副主席,忝列主席团。我一向认为,作家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但副主席却是社会的,属于会员。副主席是要承担协会所分配的任务的,是要为会员工作的。推卸任务,规避工作,仅仅让自己享用副主席的光荣,凡此吾不敢,不为也。基于此,我每年都选两三件事情来做,主要是散文专业委员会的,或征文,或采风,以营造气氛,鼓励彼此的创作,为协会的成绩添砖加瓦。
  2011年10月23日,我所负责的散文专业委员会联合相关机构,举办了首届中国当代散文写作研讨会。主题是:中国文学传统与中国当代散文写作。邀请的专家、学者和文学评论家纷纷发言,各呈见解。他们分别来自陕西省作家协会、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由于有学生参加,会场上座无虚席,过道也站满了人。此事做得我还满意。
  2013年5月8日,在陕西省作家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我再次当选副主席,并继续负责散文专业委员会。窃告自己,将更努力地工作,否则就是辜负。现在正筹措举办第二届中国当代散文写作研讨会,确定主题是:中国当代散文与陕西散文写作。此研讨会将探究中国当代散文写作的理论问题及创作实践,考察陕西散文写作的源流与特点,及其在中国当代散文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尤其是分析陕西散文写作的优点与短板。以小事大,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