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2日
当代喜剧如何创新发展 陕西小品必须“凤凰涅槃”
当代喜剧如何创新发展 陕西小品必须“凤凰涅槃”
  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左一)、陕西省喜剧美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幼贝在论坛现场发表言论
  陕西省第二届小品文华奖暨第十届小品大赛激战正酣之时,全国60余名专家学者9月17日、18日汇聚西安外事学院,参加第六届全国喜剧美学研讨会暨陕西小品发展论坛,探讨当代喜剧繁荣与创新思路,分析陕西小品艺术特色、把脉陕西小品“磨剑”之道。
  研讨会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陕西省喜剧美学研究会、西安外事学院承办。
  中国喜剧最红火和最尴尬的时代
  文艺评论家、中国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
  这次参加第六届全国喜剧美学研讨会暨陕西小品发展论坛,印象最深刻的是开幕式。它与西安外事学院今年的开学典礼同时举办,由于把新生第一课——军训和美学教育结合起来,把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交融起来,使这次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十分重要的印记。
  陕西有一批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喜剧,坚守喜剧美学和喜剧艺术,坚守喜剧审美观。有人说中国缺乏喜剧传统,我不以为然,但如果说中国缺乏以陈孝英为首的这样一批执着、顽强、坚韧不屈的喜剧美学家和喜剧艺术家则是事实。我敬佩他们这种做学问、搞艺术的耐力和定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可贵的文化自信和美学自信。
  著名喜剧美学家、喜剧美学学科创始人:陈孝英
  当前是中国喜剧最红火的时代:第一,中国人的喜剧意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扬过。第二,中国的喜剧文化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过。第三,中国的民间幽默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批量地喷涌而出过。
  当前也是中国喜剧最尴尬的时代:首先,我们的演艺平台和媒体上的艺术创作,罕见喜剧精神高扬的作品。有些喜剧变成了“歌剧”,即歌颂性喜剧,缺乏喜剧性冲突;虽然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讽刺作品,但由于设定的禁忌太多,艺术家只好把讽刺的矛头指向弱势群体。
  正是由于喜剧精神的缺失,使喜剧失去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这就带来了中国喜剧的又一个也是最大的尴尬:我们的喜剧艺术,罕见经典之作。一面是热火朝天,一面是乏善可陈,这就是当今中国喜剧所面临的窘境。正所谓“有高原,而少有高峰”。
  既红火又尴尬的现状,折射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喜剧的主要矛盾:先进的现代喜剧美学价值观与落后的喜剧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人民群众对喜剧日益增长的需要,他们日益强烈的喜剧意识和现代喜剧美学价值观,他们的代表——民间幽默家的大批涌现,同演艺平台和媒体上喜剧精神的萎靡不振乃至某些“低俗化”“闹剧化”“马戏化”倾向,以及造成这种倾向的落后的喜剧观念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陕西小品如何冲刺发力
  中国戏曲学院喜剧美学研究所所长:王九成
  喜剧美学的发祥地是陕西。喜剧美学从创建至今,已经成为一面影响深远的学术大旗。
  喜剧美学除了高屋建瓴的哲学意义外,不能小视它对喜剧艺术的指导意义。
  从某种意上讲,喜剧美学引领了喜剧小品的发展,至少是大大地促进了喜剧小品的产生与发展。
  我希望陕西的喜剧美学界和喜剧艺术界携手共进,使喜剧不仅引人发笑,同时也能传达出艺术美,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百姓喜闻乐见的喜剧艺术。
  陕西省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喜剧世界》社长:姜增祥
  陕西的小品和喜剧美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同时诞生,相互促进,喜剧理论与喜剧实践比翼双飞。经过30多年的孕育,陈孝英先生原创的喜剧美学理论已风靡全国;陕西喜剧也在全国各项大赛中频频夺冠,涌现出一大批喜剧创作和表演的名家大腕,陕西已成为全国喜剧的三大重镇之一。
  陕西小品能有今天的局面,仰赖于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3年的第九届小品大赛就是在省文化厅大力支持下,使间断了16年的这一赛事起死回生,并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了在政府领导下,各文艺院团和社会团体齐抓共管的良性发展态势,促成了本次大赛数百作品参赛、佳作杰作频出的大好局面。国家一级导演:由二群
  我是从宝鸡市话剧团走到西安市话剧院再走到中央电视台的,我是从小品、从喜剧一步步走向央视荧屏的,我衷心感谢陕西,感谢陕西喜剧界,感谢陕西省喜剧美学研究会。我刚开始执导的喜剧小品《张三其人》在省第四届喜剧小品电视表演赛上就得到了陈孝英老师的点评和鼓励。陕西喜剧在全国有影响、有地位、有作品、有人才,特别是有喜剧美学理论的指导,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希望家乡的喜剧人珍惜这份幸运,进一步将喜剧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创造陕西喜剧新的春天!陕西省喜剧美学研究会顾问:梁栋30多年来,陕西的喜剧一直在呈螺旋状发展前行,经历了不少徘徊与低谷。群龙无首,各奔前程,抛弃特色,缺乏领军人物,是造成陕西喜剧处于低迷状态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陕西喜剧在沉寂多年之后,会迎来这样辉煌的“集体大爆发”,众多专家学者表示,这源于陕西一直坚持喜剧理论和喜剧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全面发展,积极组织引导喜剧作品走向观众,走向市场,走向火热的生活。
  随着陕西喜剧的全面复苏,一批以幽默喜剧为主打格调的民间演艺场所应运而生,形成了喜剧百花齐放的局面,观众人气指数大幅度攀升,而陕西喜剧市场的迅速发展对于全国其它大城市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2014年4月,陕西省喜剧美学研究会召开大会,对陕西喜剧事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注重质量,加大分量,催生喜剧新生力量,再创陕西喜剧辉煌”的思路。会议选举以姜增祥为会长的新的领导集体,整合各方力量,加强研究会的协调指导能力。
  2014年2月底,第二届陕西喜剧精品鉴赏晚会上演,集结了陕西当下最火爆的全国性喜剧大奖获奖节目;CCTV全国相声大赛,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北京快板大赛,文化部群星奖评选;陕西小品文华奖大赛,纪念中国喜剧美学30周年系列活动,重振喜剧小品座谈会,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等相继开展;民办小剧场和社团相继涌现,具有现代特点的多个喜剧平台渐次落成;第三届、第四届陕西喜剧精品鉴赏晚会……陕西喜剧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国家一级编剧:何庆魁
  多次来陕西看小品赛,每次都有收获,每次都有惊喜。真是次次不虚此行。陕西小品实力雄厚,提出“重振”,果然重振了,并不断迈上新台阶。
  为小品专门设立政府文件在全国是一件绝无仅有的事,充分表明了陕西对小品的重视程度。这次又把小品纳入陕西省艺术节,这充分表明了政府对小品的重视程度。陕西小品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在创作上多下功夫,那么陕西小品的东山再起是指日可待的。文化艺术报记者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