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15日
榆林五大剧冲击文华奖《余子俊》担纲开幕演出
榆林五大剧冲击文华奖《余子俊》担纲开幕演出
  原创音乐剧《余子俊》剧照
  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在市民热切的期盼中终于拉开序幕,这是我省规格最高的艺术盛会。
  陕西省艺术节是以戏剧、音乐、舞蹈、歌剧、舞剧、话剧等“文华奖”舞台艺术为主,包括“群星奖”活动、秦腔艺术展、美术书法展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荟萃,是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据悉,大型原创音乐剧《余子俊》、大型现代眉户剧《陕北人》、大型原创歌舞剧《东方你就一个红》、大型原创晋剧《母殇》和陕北情景歌舞剧《王贵·李香香》这5部剧确定作为榆林市的参评剧目参赛。
  五部参赛剧,无不在体现榆林当地各种风土人情,无不唤醒最光辉的人性内在。 

  由榆林民营艺术团体龙头——陕北煤海艺术团斥资打造的大型原创音乐剧《余子俊》,经过近一年紧锣密鼓的编创,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震撼面世。这部由国内顶尖团队编排执导,极具榆林文化特色,被业内人士高度评价为“中国水平”的“榆林造”大剧是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启幕的开幕剧,更是榆林市参评文华奖剧目中的拳头产品。
  榆林作为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境内留存了大量明长城的遗迹。榆林境内明长城的修建与完善,既是当年延绥镇行政中心北移的需要,更有赖于封疆一方的延绥巡抚、四川青神人余子俊对“三边”的督管,也正是因为余子俊不遗余力修边筑墙、增兵戍守、开市通商,使榆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雄踞西北的塞上重镇。余子俊在榆林“修边、移镇、凿峡”三大功绩功勋卓著,他一生“尽心边计”青史留名,对榆林的边防和民生贡献甚大。
  为了让世世代代的榆林人缅怀这位尽心边计、忧国忧民的国家栋梁,更为了弘扬长城文化,传承长城精神。大型原创音乐剧《余子俊》由榆林煤海艺术团投资出品、倾力打造。创作团队人才济济、实力超群,著名舞台剧导演、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陈蔚担任总导演,影视剧创作策划人钱晓天担任编剧,青年作曲家、纽约大学音乐剧写作专业访问学者张巍担任作曲,而此次的服装设计则由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彭丁煌担纲。
  音乐剧《余子俊》最重要的特性是它身上体现的“榆林制造”。它写的就是榆林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塑造的就是榆林史册上有血有肉的人物,它以黄土大漠、奇山秀水为场景特征,以红石峡、镇北台、明长城、榆林老街等为时空特征,以陕北音乐文化元素为底蕴,加入时尚、流行音乐文化元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表现了余子俊尽心边计、造城为民的人物特征。
  近年来,榆林市创作排演了《大漠红柳》、《陕北歌谣》、《山沟沟里的年轻人》、《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等多部精品剧目,在陕西省艺术节上获奖;特别是原创大型眉户现代戏《大漠红柳》在陕西省第七届艺术节首演并获得大奖,展演近百场,至今魅力不减、好评如潮;《大漠红柳》、《杨家城传奇》、《统万风》三部剧目被列入省上40部重点打造剧目。创作排演了《乐三边》等“群星奖”作品十余部。
  《余子俊》的问世,让文化在榆林建设中的脉动更强劲,让榆林市民在文化建设中有着更多的获得感。 

  《东方你就一个红》
  《东方你就一个红》由榆林市民间艺术研究院编排演出,以著名歌曲《东方红》词作者李有源的人物原型展开故事性的艺术追求和歌舞演绎,以若干陕北民歌经典作品跨时空的巧妙楔入与合理串联,用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编创风格,展现纯朴生活的真善美,讴歌劳动人民的德孝信。通过民歌手李东、李红等剧中人物的演绎,引发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弥漫的红色文化气息,回味有滋有味的动人故事,感受真情真意的难能可贵。让“东方红”的精神永在,让“东方红”的激情飞扬。
  《王贵·李香香》
  本剧根据李季先生同名长篇叙事诗改编。民国十七年,三边大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死羊湾村富户崔二爷逼死穷人李老汉,欲纳李老汉的女儿李香香为妾抵债。李香香与王贵从小青梅竹马,感情深厚。为了爱情,王贵勇于担当,忍辱负重,以做长工来抵债并秘密参加了红军,跟着共产党翻身闹革命,与李香香终成夫妻。该剧以信天游合唱为舞台创新突破口。合唱团既是合唱队伍,又是群众演员,还是舞台造型。剧情起伏跌宕,丝丝入扣。人物形象鲜活,爱憎分明。全剧用信天游唱出了人物命运,唱出了人性本真,唱出了天地大爱。
   《母殇》
  一九三九年秋中国华北黄河岸边某山村,勤劳纯朴,美丽善良的十八岁农村姑娘枣花与恋人冬生成婚。结婚当天日本鬼子少佐龟田带人包围了结婚现场,当场杀死冬生及冬生爹娘,龟田于结婚当天将枣花奸污。
  枣花被掳进日本军营随后被迫进入慰安所。受着非人的折磨。为报仇枣花伺机手刃龟田,连夜逃回家中。
  父母忽见枣花回来悲喜交加。日本鬼子发现龟田被杀,追至枣花家中。枣花父母为救女儿被鬼子杀害,枣花欲以死谢罪,悲恸中伤心过度的枣花早产腹中婴儿。
  五十年代初,村人,儿童的白眼……枣花在秋根的帮助下艰难度日。
  六十年代,枣花的儿子狗儿在乡人猜忌声中长大;秋根父亲老倔头的直言相逼;村人的白眼;二秃子的推波助澜;误解中,狗儿离家出走……
  七十年代,秋根对枣花的帮助一如既往。而心门紧闭的枣花,严关家门,坚贞度日。
  九十年代初,中秋夜秋根把狗儿身世和盘托出,震惊的狗儿对娘的忏悔,对秋根的愧悔,与秋根冰释前嫌。
  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带给中国妇女一生的磨难如影随形,枣花为求清白紧关心门,畸形的生活折磨着痛苦的心灵。后战争时期的生活,被蹂躏的阴影不仅仅残害生命,更深刻地影响着几代人的生活。慰安妇问题发人深省!
  《陕北人》
  大型现代眉户剧《陕北人》,是以人的诚信和心灵美为元素,选取了当前社会的焦点题材——信任和诚信问题,截取了社会中广泛存在、群众高度关注的“还不还”和“扶不扶”的现象,通过讲述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故事,刻画了陕北民营企业家王顺顺一家在企业破产、债务缠身、人生际遇不顺的艰难困苦,在“碰瓷”的孟大娘面前选择了善良和厚道,宽容和“糊涂”,在金钱利益的诱惑面前,选择了坚守人性中最光辉的东西,用真诚和付出,最终赢得大家的理解、感恩……
  该剧通过老百姓的微行大爱,赞美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东西——善良、诚信,通过主人公的真诚和坚守,刻画了陕北人,乃至这个社会厚德、诚信、包容的高贵主流品质,以艺术的形式呈现了“社会有爱、人间有情”,也深深地发出了呼唤,善良、真诚、宽容、信任与爱,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文化艺术报记者 刘燕郡 见习记者 席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