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11日
《菩提树下的欢宴》(连载58)
《菩提树下的欢宴》(连载58)
  横渠张载
  第九十三颗念珠。高欢在河北建立的魏国,和宇文泰在长安建立的魏国,都称他们是正统,是北魏帝国的承继者。而实际上,随着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元修的死亡,北魏事实上已经灭亡,所以人们把东西两端这两个魏国,称东魏和西魏。
  东魏和西魏对峙期间,长江南岸的南朝,也经历了几次改朝换代,期间密密麻麻许多事情,不必细表。其中有一个南梁帝国开国皇帝萧衍,曾经四次舍身同泰寺,也就是说脱下皇袍,换上和尚的袈裟,偷偷溜去庙里当和尚,成为一则皇家轶事,当然也是一桩佛门轶事。
  同泰寺是当时南梁首都建康府的最大的寺院,僧侣有数千人。527年,萧衍到同泰寺进香,忽然脱下龙袍,穿上僧侣的袈裟,当起和尚来。当了三天,才行回宫。这是他第一次舍身奉佛。两年后的529年,萧衍第二次到同泰寺舍身,皇宫里没有皇帝,大家都十分惊慌,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后来四处寻找,结果在同泰寺找到了他。萧衍身披袈裟,口念佛陀,拒绝回宫。双方僵持了七十三天之久,大臣们从国库里拿出一亿万钱,才把这“菩萨皇帝”从同泰寺赎了出来。萧衍见这事做得,于是546年,547年又两次舍身同泰寺,每次赎身都各用了一亿万钱。
  这些赎身的钱便用来建寺,从而令同泰寺成为江南四百八十寺中最大的一个寺。萧衍皇帝第一次舍身同泰寺时,我们书中那位佛门传奇人物,陆去海还、广游五印西行求法第一人释法显,尚且在世,况且正在这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游走,按时间推算,他们很可能会碰过面。史书上只说了,释法显曾在这同泰寺有过修持、弘法、译经的一段经历,然后又游走别处,以游方僧的身份完成他的功德。史书没有说过他们是否有过一面之缘,因此我们这里也就不便肯定或否定。
  中国历史下来的这一个大弯,是这样转过来的。
  西魏宰相宇文泰去世,儿子称帝,改西魏国号为北周。北周皇位几经易手后,一位英明君主宇文邕出现,开始东征北齐。
  所谓北齐,其实也就是原先的东魏。一代英雄高欢去世后,高洋手里废东魏,改国号为北齐。这个短命的北齐王国,变态的主子,无耻的朝官,淫荡的女人,变节的将军,政权乱哄哄地仅存了二十八年,便被北周宇文邕灭掉。
  北周灭亡北齐,北齐最后一位皇帝高纬以下,所有高姓皇子皇孙,皆被处决。高纬先是被带到长安,封为侯爵,九个月后,也找个借口,将他杀了。妃子冯小怜则沦落为奴,给人舂米。其他贵不可言的皇后、公主,流落到四川成都,贫穷无依,靠在街头卖“取灯”(古时一种火柴)为生。
  美人难再得。冯小怜是那个时代的美人,她的事情一再被后世的墨客骚人作为吟咏的题材。唐朝大诗人李商隐以无限哀婉的口吻说:“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史载,北周大军包围了晋州(临汾),北齐年方二十的小皇帝高纬,领上自己最宠爱的妃子小怜,领兵去救,二百公里路,走了一个星期,原因是小怜要求顺便组织几场猎场围猎。到了晋州,城已被破,于是北齐军队开始攻城。城攻开一个缺口以后,高纬却下令暂停,请冯小怜前来看他如何取胜。美人冯小怜对镜化妆,描眉画眼,一番打扮后花枝招展地来到这晋州城缺口时,北周军队已将缺口堵住。冯小怜哪见过这两军对垒,杀声震天的场面,失声叫一句“败了败了”,士兵们一听,斗志全失,高纬拍马逃跑,北齐军霎时崩溃。
  冯小怜大约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美女,“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就是专门为冯小怜而用的。她原来是高纬皇后的侍女,皇后失宠后,将她进献给高纬,高纬封她为淑妃,坐时同席出则同乘,宠爱有加。高纬认为像冯小怜这样美艳的女人,独乐不如众乐,如果让天下的男人们都能欣赏到她的玉体岂不美兮。于是在朝堂之上,置一个案几,让冯小怜裸体躺在案几上,并时不时地做出各种肢体动作。高纬自己,坐在大厅门口售票,令大臣们排着队来看,看一次收金一千,号称是“千金一视”。
  宇文邕去世后,儿孙相继即位,后来,身为皇帝岳父的杨坚,从孤儿寡母手中,轻易地把政权接到手中,建国号为隋。587年,灭南梁,588年,灭南陈。这样,长达二百八十六年的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漫长时代终告谢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中华帝国,由大隋王朝完成又一次一统天下。
  尘归尘、土归土,世界终于又松了一口气,古老的中华文明板块,宛如欧罗巴大陆的罗马帝国,经历了来自亚洲高原的牧羊人阿提拉大帝马蹄耕耘后,又重回它原先的河床开始继续奔流一样。
  大隋王朝虽只经历两世,但是在汉传佛教落地生根这件大功德上,却有着几件可圈可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