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04日
24小时书店能否靠情怀坚持下去
24小时书店能否靠情怀坚持下去
  阅西安书屋内景
  安康阅读吧
  古西楼书屋
  长时间的快节奏城市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寻求慢生活的方式,最简单的方式似乎只有阅读。
  24小时书店的媒体报道,大体出现在2014年底。当年,西安万邦、西安嘉汇汉唐书店也曾“吃过螃蟹”,后来也没坚持多少时间。
  2017年,西安市要打造书香之城、阅读之城,支持新业态实体书店发展,推动社区书屋建设。通过开展书香社区、书香村镇、书香家庭创建活动,逐步实现全民阅读系列化、常态化、全覆盖。
  近日,文化艺术报记者探访陕西今年开业的三家24小时书店,解读他们坚持24小时的初衷和未来规划。 

  阅西安城市书房:希望展示城市温暖的一面
  7月15日,位于曲江创客大街的阅西安城市书房开门营业,以24小时为特色,由曲江新区和西安新华书店联合打造。第二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调研创客大街时,被阅西安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时尚氛围所吸引,他强调,要统筹考虑音乐、绘画、手工制作等时尚元素,拓展内涵模式、提升业态品质、实现连锁经营,给创业者和市民群众提供更多的阅读、交流、休闲空间,加快建设书香之城、音乐之城。据说,开业至今,读者纷纷点赞,经济效益也不错。
  阅西安城市书房负责人申毅说:24小时免费开放,既是响应西安市委市政府促进全民阅读,建设阅读之城、书香之城的号召,也是一种尝试,是我们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一个实践。开业至今半个月了,客流量整体还不错,达到了预期甚至超过预期。来这里读书的人各个年龄段都有,白天会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还有一些老年读者。后半夜的读者会有所减少,但会有零星的年轻读者坚持到次日清晨。营业额方面,少的时候一般会保持在2000-3000元,好一些会达到4000-5000元。记者了解到,书店的实用面积为282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共有70余个座位供读者阅读和休息。
  在这里,读者不仅能读心仪的图书,还能听听音乐、喝杯咖啡,或者去文创手作区溜达溜达,欣赏一下精美的手工艺品。申毅认为,阅西安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没有门槛,没有最低消费,没有时间限制。同时,目前图书品种总共有5000种20000余册,主要以文学、社科、经管、设计为主,从读者的取阅情况来看,可以说都很受欢迎。家住曲江的成女士告诉记者:“从开业至今,她来5次了,一般会待几个小时,主要是因为环境好,并且可以找到喜欢的读物,还可以结交到志趣相投的读者一起交流。”
  当初策划建设这家书店时,申毅去过北京、上海、广州考察。后来按照曲江书城、小寨新华里的全新经营模式,以图书+文创产品、图书+咖啡简餐、图书+文化活动的体验互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种新的阅读模式,希望将城市温暖的一面展示出来,让读者来这里感受一种全新的生活阅读体验。
  记者了解到,曲江新区按照西安建设“书香之城”的要求,以阅西安创客大街的顺利开业为切入点,到2018年底,以阅西安书房为模式,将在全市新建14家不同经营规模、功能多样、各具风格的读书平台,满足市民多元阅读体验和文化消费需求。
  申毅说,年底前将在市区再开五家“阅西安”,为更多读者服务,打响这个品牌。目前已经确定的地址有两个,一个是北大明宫,一个是曲江池,其余三家还在商议协调中。下一步将在大型社区、地铁口等地方选址,更方便读者就近阅读。随着店面数量的增加,阅读的环境越好,才会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书店。 

  古西楼书屋:呼吁回归纸质阅读
  对于创建古西楼24小时书屋的初衷,苏朋范多次提到“情怀”二字。从小热爱读书的她,一直希望可以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如今,梦想终于实现。
  因为经常出差的原因,苏朋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走访考察了全国多家24小时书屋。她对创建古西楼充满信心,认为首要任务是传承和弘扬陕西传统文化,这也是她选址西安北门城墙外的重要原因。
  苏朋范考察过很多24小时书店,北京的三联韬奋书店、广州的1200bookshop、深圳24小时书吧、郑州的书是生活书店、杭州的悦览树等等,让她积累了很多经验。24小时不打烊的经营模式所承担的是经营时间的加长,带来的成本相对普通书店要多一些。因此,最先考虑的是面积和成本。古西楼的实用面积168平米,有70多个座位,开业至今每天的人流量差不多近百人,举办文化活动时人会更多一些。晚上会有一些阅读爱好者在这里读书到次日凌晨,也会有一些游客留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人的读书方式从纸质变成了电子设备,这让苏朋范感到恐慌,她希望每一个走进古西楼的人都能静下心来回归纸质阅读。苏朋范说:“我认为阅读本来就应该通过一页一页的翻阅,这样才能更加记忆深刻。看到自己喜欢的地方还可以随手在书上做笔记,记录当时的感受。因此古西楼的书籍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开业至今两个多月,来古西楼的读者,大部分都是因为这里有他们想要的书籍。苏朋范说,有读者曾评价店里的书籍很有个性。事实上,书屋的很多书籍是没有进入网络销售系统的。这样一个独特的选择,也是希望可以呼吁更多人回归纸质阅读。她深感自己个人的力量有限,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和倡导。 

  安康阅读吧:图书馆比书店更适合24小时不打烊
  安康市图书馆已有33年的历史。院落式设计,在城市中不那么显眼,加上近年来电子阅读的兴起,到馆读者寥寥。因此图书馆自筹资金建立一座24小时自助型的小型图书馆——安康阅读吧。
  安康阅读吧于今年5月18日开放,其新颖的模式很快吸引了庞大的读者人群。安康市图书馆馆长李焕龙介绍说:开馆两个月内,办借书证的有889人,进馆的有19549人,借书的有19691人,还书的有18287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数据,老馆之前一个季度到馆的人才两万左右。
  安康阅读吧开放至今读者爆满,40个座位,每天下午七点以后根本不够,上下楼梯上都坐满了读者。有一些读者也会通宵留下来,因此特意设置了沙发,足够大的窗台也能供休息。前来阅读吧的读者人群和图书馆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老馆读者主要是中老年人,还有一些学生来写作业。但阅读吧开放后,读者身份非常丰富,年轻人随处可见,有的年轻夫妇还会带着孩子一起阅读。
  短时间内引起如此高的关注度,李焕龙说离不开平日组织的一些活动。安康阅读吧开放前他们组织了一场“寻找上世纪的老读者”的活动,邀请老读者参加开馆仪式,活动效果非常好,很快在民众中宣传开来,引起不小的轰动。此外他们还组织了一场“百人”活动,邀请百名政协委员、百名机关干部、百名企业员工到馆阅读。机关领导的参与能够在市民中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政协委员中有很多是文化名人,他们的参与对地方阅读氛围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企业职工中有很多人的求知欲望是很强的,这些代表性人物的参与,对于“力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安康”的实现,有更好的引领效果。
  因为读者人群的丰富化,书籍的选择造成一定困难。为了提高书籍利用率,安康市图书馆建立了两个获取读者阅读需求的渠道,一是在阅读吧内设置“借书需求单”,读者可以申请登记自己想看的书籍。此外,进行“你看书,我买单”的活动。通过这两种活动的反馈,对后期的书籍选购产生很大影响,从5月到7月采购书籍两万多册,其中一万两千多册是通过这两个渠道的反馈去选择的。
  对于24小时书店的发展前景,很多人的看法不一。李焕龙则很肯定地说:“24小时不打烊只适合图书馆,不适合书店。”李焕龙说之所以这么肯定,也是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他说,书屋24小时不打烊最早是在温州出现,这样的书屋主要是供读者阅读。而书店主要是以销售为主,一般人买书都是短暂逗留挑选书籍就离开,很少有人想大半夜去书店买书,它是一种商业模式。而24小时不打烊主要是针对阅读,读者在舒适的阅读环境下对于痴迷的书籍也许会看个通宵。这是图书馆跟书店最大的区别。
  面对传统图书馆的日渐凋零,李焕龙提出了一些建议:传统图书馆在原有基础上需要增加智能化阅读,提升品质。电子阅读的加入,不仅能减少图书馆的购买成本,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打通国内外的阅读资源,连接各个图书馆之间的阅读资源。其次,需要增强阅读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图书馆,主动走进图书馆。再就是组建业余阅读团队,把爱读书的人聚在一起,定期组织一些沙龙、讲座、读书分享、阅读交流活动,让读者带动更多市民变成读者,这样就可以扩大阅读群体。
  李焕龙说,最近他们正在申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预计到2020年,打造20家像安康阅读吧一样的自助型图书馆。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像他们给图书馆的取名寓意一样,形成一种号召,呼吁安康人阅读吧! 

  记者手记
  放眼全国24小时书店,其营业状况有好有坏。大部分24小时书店的失败原因,基本都是成本过高而关门。
  通过记者实地调查及查阅大量资料得知,24小时书店要想成功,一般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书店位置要靠近居民生活区,同时要交通便利,大型商圈是首选,这样能保证一部分固定读者。其次,书店不能局限于看书和卖书,可以增加茶歇和简餐,经常举办文化活动,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顾客。最后,书籍的品种要根据地段及读者结构来选择。
  不可否认,“24小时书店”在引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之城、树立城市文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是,随之而来的巨大的经营成本,让一些没有政策支持或资金乏力的私营书店倍感压力。
  “24小时”能否长期坚持下去,除了资金能力,其他与时俱进的经营手段是书店能否长期生存的关键要素。“24小时”的标牌,我们知道曾经有过很多,但昙花一现,却也是无奈的现实。
  倡导全民阅读、建立书香之城,我们任重道远。文化艺术报记者 花明方 惠茹乐 

   链接
   国家11部委支持实体书店发展
  2016年,中宣部等11家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
  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乡镇网点为延伸、贯通城乡的实体书店建设体系,形成大型书城、连锁书店、中小特色书店及社区便民书店、农村书店、校园书店等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实体书店建设的6项主要任务:加强城乡实体书店网点建设,创新实体书店经营发展模式,推动实体书店与网络融合发展,提升实体书店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加大实体书店的优秀出版物供给,更好发挥实体书店的社会服务功能。
  将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考核评价体系。在城镇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中,为实体书店预留经营场所。对实体书店创新经营项目和特色中小书店转型发展,通过奖励、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
 
  特色24小时书店,特色在哪里?
  台湾诚品书店: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先由品牌奠定成功基础,再带动商场、书店与零售的“复合式经营”,使书店不只卖书,而是包罗书店、画廊、花店、商场、餐饮的复合组织。他们定义为多元的、动态的文化事业,而非零售业,它在活动行销上的创意,更使其他连锁书店望尘莫及。他们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每年至少举办4500场演讲与展览,开创了书店与读者各种对话的可能。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北京文化人“必去”的书店之一。书籍涉猎“独特”,能淘到“不少外面书店没有的”种类;视野也“独到”,“没有那么浓厚的商业味”。目前书店经营着来自全国五百余家出版社的近六万个图书品种,囊括22个大类、200余个小类。店内的爱乐唱片厅是京城经典音乐发烧友常聚之地。咖啡厅是京城知识阶层、文化阶层的雅聚之地。书店是全国美术联合体百家店之一,是全国社科类出版社图书的重要销售店。举办各种学术、文化活动亦成为京城的一个文化景观。
  郑州回声馆书店:整体采用原木色调,面积3000多平方米4层,藏书数量已达10余万册。除了一般书店的售书阅读功能外,设有财经馆、绘本馆、玩具巴士等特色区域,还能体验3D打印,并且能享受到24小时咖啡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