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04日
实习证明“私人订制”,买得了文凭买不了能力
实习证明“私人订制”,买得了文凭买不了能力
  49.9元一份还“包邮”,可回访可刻章……记者调查发现,正值暑期高校学生实习高峰期,一些网络平台上有人售卖虚假实习证明,价格从20元到200元不等,有的甚至还可以“私人订制”。(中新网8月1日) 

  从象牙塔走入社会,如果从第一份工作才开始启动历练,那么给学生自身留出的成长和选择空间就会非常局促,不仅工作上不能得心应手,也无法在用人单位面前获得充足的需求感,因此,最好的过渡方式便是通过走入公司及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高校实习如此重要,为什么还会出现“实习难”和“实习造假”等诸多问题呢?
  出现大学生“实习难”存在的原因,要从主观和客观上进行分析。一方面出于学生自身,如果是受考研等一些学习计划影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经历去参与实习情有可原,但还有一大批学生存在一种惰性心理,认为实习对于今后的学习发展没有帮助,因此放弃了宝贵的实习时间。另一方面,从实习单位角度出发,很多企业过于注重效率,常常把实习生当做廉价劳动力,认为对实习生进行短暂培养浪费了企业资源,进而不愿接纳实习生。多数高校是将实习经历算入学分,与能否顺利毕业挂钩,加之这种“实习难”的种种问题,实则是令高校实习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催生了“实习造假”的行业产生。
  高校设置寒暑期实习环节出于善意,期望每位学生能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消化吸收应用于实践工作。从高校实习经历造假行业如今异常火爆的情况看,不难发现学业造假依然大有市场需求。我们还应反思,大学生虽然深处“严进宽出”的教学环境,是否意味着应该放松自身的学习和素质培养?对于这一种“半自发性”和“半强制性”的学习实践行为,学校应该给予什么态度?是否应该划分不同群体,为需要的学生安排一些与专业对口、针对性强的专业性实习,为因考研等原因暂不需要实习的学生留出时间?
  “私人订制”也许只能虚构学生在寒暑假某一个阶段的生活学习经历,但无法订制人的一生。对于高校实习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不仅需要鼓励学生加强自身学习主动性,还需要就业指导部门不断完善机制,出台相应的实习保障措施,对学生们多一点讲解、多一次机会、多一份关心。目的在于让更多学子在大学中不止收获到文凭,还能实现“质”的飞跃。刘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