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我想,关于读书这些老话儿大概就是我们家的家风,一直在传承着。
认识我爸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书痴,嘴边总是挂着“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吃不穷,穿不穷,人不读书一世穷”这些老话儿。小时候我不大理解我爸,也对这些老话儿理解得不深,现在我受益于我爸,更受益于这些关于读书的老话儿。
我家住宅面积的60%都用于藏书。有的人喜欢带客人参观自己收藏的奇珍异宝,有的人喜欢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我爸呢?无论谁来我家,第一件事,一定是被他邀请参观家里的书柜,介绍他的藏书。这种邀请,小到六七岁的儿童,大到耄耋老者,不论来访者年龄和爱好层次。有的时候,看他邀请客人的这种热情,这份执著,我会想,六七岁的儿童对藏书有多大的兴趣?对他钟情的《扶风县志》能有多大的兴趣?但看他神采飞扬地介绍,又不忍心打断,只能看着这些小朋友心不在焉的表情深表同情了。但转念一想,如今我对书的痴爱,正是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我爸出身于农民家庭。那个年代别说供孩子读书,连日常的穿衣吃饭都是问题。但爷爷奶奶不管生活条件多么艰难,都坚持让子女上学读书。爷爷说:“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一阵子苦。”说的就是刻苦读书这事。生活在农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读书就是跳出农门改变窘境的唯一出路。我爸当初的起点不高,但他一直坚持读书学习。恢复高考制度后,他考上大学,一路拼搏,读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到了教授级。自我懂事以来,从未见他间断过读书和学习。他用自己拼搏向上、学无止境的例子告诉我,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就是我们的家风。
在这样的家风传承下,我也爱上了读书。工作上,我将读书得来的专业知识发挥到极致。我是搞建筑设计的,每每看到我设计的作品矗立在大地上,配套在企业的厂房里,我心内总充满了无限的自豪感、成就感。这个时候,我的眼前总会幻化出一摞摞书籍和一幕幕读书的场景。在专业书籍之外,我也读散文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读一些哲学方面的书籍。以前读这些文学的哲学的书籍,只是单纯地读,读书里面的好句子、好段落,只是茶余饭后的心灵陶冶、修身养性;但是随着年龄逐渐增长,阅历逐渐丰富,我不再一味单纯地泛泛而读,而是品读,深入地读。一本书就是一个故事,一本书就是一段人生,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读书能让你认识到世界的浩渺,同时也能使你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通过读书,学会了反思,学会了进步,学会了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爱读书的人是智者,爱读书的家庭充满芳香,其视野必定开阔,其精神必定充实,其志向必定高远,其追求必定执著。读书,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读书,是我们家的家风。读书的家风,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基因。我愿我们家这种优秀文化基因的家风,薪火不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