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14日
到2020年培训千名文艺骨干人才
到2020年培训千名文艺骨干人才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决赛2016年10月19日在陕西举行。文化艺术报记者花明方/摄
  近日,文化部出台《文化部“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到2020年,艺术生产机制更加健全,艺术创作更加繁荣,艺术评价体系更加完善,艺术人才队伍更加壮大,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此外重点扶持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青少年题材、军事题材等创作生产。
  六大工程扶持精品创作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出精品、攀高峰,力争到2020年推出50部左右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每年发布“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并从中遴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在舞台艺术创作、美术创作、艺术传播交流推广、艺术人才培养、新兴艺术门类创作等方面,资助项目4000项左右,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资助机制,提高资助质量。
  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制定并实施民族歌剧重点剧目创作计划和遴选指导制度,扶持重点民族歌剧创作和经典民族歌剧复排;举办民族歌剧培训班和传习班,积极培养民族歌剧艺术人才;举办中国民族歌剧创作座谈会,加强理论评论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打造民族歌剧展示传播平台,办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中国歌剧节等重大艺术活动。
  剧本扶持工程:通过征集新创、整理改编、买断移植,扶持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音乐剧、舞剧等100部舞台艺术剧本创作。开展戏曲剧本孵化计划,资助原创大戏和小戏剧本各150部,扶持戏曲企业剧目创作生产。
  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公布选题方案,遴选优秀美术家参与创作并推出100件左右优秀主题性美术作品。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办展览活动,将新创作的优秀作品与馆藏经典作品共同展示。
  国家美术发展和收藏工程:实施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开展美术馆专业人才培训,完成1500人次培训任务,基本实现国有美术馆馆长轮训目标。提升画院创作研究能力,培养扶持画院专业创作人才200人左右。完成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实施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加强国家美术藏品的保护修复和研究推广,扶持建立2至3家国家美术藏品保护和修复示范中心,推出150个左右美术馆馆藏精品展览。
  实施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
  戏曲振兴工程:完成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摸清戏曲家底,实现动态化管理。培育戏曲人才,开展“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组织京剧、昆曲和地方戏名家传授经典折子戏。传承戏曲经典,实施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录制350部京剧剧目,启动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开展优秀昆曲传统折子戏录制工作,抢救、保护戏曲文献资料。鼓励戏曲创作,实施剧本扶持工程和戏曲剧本孵化计划,从创作源头入手,推动优秀剧目创作。开展示范性戏曲活动,组织京剧、昆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等艺术节庆及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等展演展示活动;举办“名家传戏”成果汇报演出,展示培养成果。推动戏曲进校园、进农村、进基层,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演出。加大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传统戏剧项目的扶持力度。
  民族音乐舞蹈杂技扶持工程:引导艺术院团和艺术家深入基层,学习和传承民间乐种和民族舞蹈;抢救保护珍贵传统乐谱,开展民间乐种和民族舞蹈样式普查,建设民族音乐舞蹈数据库;扶持重点音乐、舞蹈、杂技艺术院团,组织开展音乐、舞蹈、杂技作品的创作、征集和展演,推出一批优秀作品和人才。
  大力开展“文化下乡”等公益性演出
  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开展第十五届、第十六届文华奖评选工作。制定《文华奖章程》,完善评奖办法,科学设立奖项,健全评奖机制。推动获奖作品和艺术家面向基层、服务人民。
  举办重大艺术活动。继续举办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中国京剧艺术节、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越剧艺术节、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中国评剧艺术节、中国豫剧艺术节、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展演、全国声乐展演、中国歌剧节、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全国优秀杂技节目展演、中国诗歌节、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设计大展、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等重大展演展览活动。
  加强优秀作品的传播推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迎春,艺术为民”“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公益性演出活动。创新艺术传播渠道,促进优秀文艺作品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让更多的观众共享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培养艺术人才
  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以“一带二”的方式,由老一代表演艺术家向青年演员传授表演精粹,“传艺、传神、传德”,培训戏曲青年表演人才1000人次。
  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举办戏曲编剧、导演、音乐、舞台美术、评论等专业人才培训班,培养1000名具有扎实戏曲创作能力的骨干创作人才。
  全国文艺院团长培训班:完成全国文艺院团长轮训。文化部举办示范培训班培训约2400人,各地文化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完成培训约19000人。
  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提升计划:针对西部1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确定一批重点剧目,组织专家协助开展剧目的修改、打磨、提高。选拔100名青年创作人才到国家艺术院团进行驻团实践,提高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创作能力,促进西部艺术资源开发,推动全国艺术创作协调发展。
  据新华社、《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