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30日
孔明专栏·书画人物(10)
老铁的字
老铁的字
  商州人杰地灵,出作家,也出书法家。洛南寺耳人老铁,相貌堂堂,书法佼佼。某将军视察商州,见老铁书法,心喜爱之,索而收藏。我听说此事,半信半疑。及至去了商州,既亲眼见将军与老铁握手的照片,又亲眼见老铁挥毫落纸的情景,才信服了传言不虚。
  在商州地面上走,不留神就能撞见老铁的字。或贴于门庭,由春而夏而秋,风雨剥蚀其纸的颜色,却不能夺其字的魂魄;或悬于壁墙,横竖俱占风头,抢人眼球,使人不能不聚精会神地注目;或勒于碑石,携云握雨,静美其姝,平添一道清心涤欲的风景。
  哪里有老铁的字,哪里就有老铁的口碑。他是个官,送往迎来的时候多,忙是自然而然的。忙里偷闲,闭门拒客,开窗邀月,陶冶于诗词书画,抒情于笔墨纸砚,持恒而不易其志,率性而习以为常,字便见了功夫。做官免不了烦,烦了便寻解脱,解脱之法便是孤立自己,或独处自家寒舍,或远走乡下茅屋;读圣贤书不胜其乐,临名家帖不厌其多。山中物美,玩赏其婀娜多姿;峰头云涌,领悟其惊心动魄。于枝丫上道法其骨硬肉匀,于流水中揣摸其形神态韵。
  久而久之,胸中少了世俗的壁垒,多了人文的阅历;少了得失的惆怅之叹,多了舒展的快意之趣。虽说人在名利磁场,却挣脱了磁的引力;虽说坐失了上升的阶梯,却跨入了超脱的门径。守望着立足的本根,警惕着前行的方向。固然清贫,却心大坦然;纵然孤独,却得大自在。亲近青山绿水,仰慕蓝天白云,徜徉其中,乐此不疲。山壮行色,水养精神,笔底便有了浩然之气。老铁的字就这样成就了自己的特色。
  人说老铁是个书痴。接触了几次,果然如此。我去过他的家,一壁的书,书画占了多半壁;也去过他的办公室,案头脚下,不是纸墨,就是笔印。下班习练,常忘了回家;走路看招牌,常忘了打酱醋。有朋自远方来,一握之后,话刚出口,就说到字上去。字如酒,酒不醉人人自醉,一眼的笑,一脸的春。这时候,向他求字,多半不拒,不但不拒,还会多给一幅。若是围观者众,笔更来神。纸展桌案,气沉丹田;毫情落纸,恣意纵横;如水流动,如云行走;恍惚之间,一气呵成。以故,庙堂廊苑,有老铁的应景之作;穷乡僻壤,有老铁的神来之笔。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朋友,我不讳言:我爱老铁的字。爱有爱的理由,当然不局限于上述。老铁如字,圆其行而方其心,于其字上,可见其做人的本来面目;字如老铁,开朗中有童趣,成熟中有率真,于其身上,可见其字的正道修为。他曾心血来潮,书写一个“龙”字寄到北京参展,收到四千元人民币,才知道自己得了个金奖。却不张扬,依旧伏低伏小。木南先生给老岳父过寿,文豪满堂,贺联挂了一堵墙,其中多幅出自名家的手笔。大家惟独对老铁的字赞不绝口。这是偶然,也是必然,至少说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只要是金,在哪里都会熠熠生辉。
  老铁不老,何以叫老铁?问老铁本人,他呵呵笑,一脸如莲的喜悦。他本来叫李铁民,满有性格的名字。因为写字出了名,人就不叫了他的本名,改叫了他老铁。这是天赐,孕育了禅机。铁是韧性物,老而不锈,暗合了书法之道。铁老,就是笔老,字里有岁月,纸上有沧桑。见字不见人,必以为字出自老者之手,这已是最高的褒奖了,老铁自当欣慰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