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阜王声为青丝们带来精彩的相声表演 去年,备受好评的相声剧《永庆升平》在2016年青丝节上演过一次,成为“孤本”。
今年,在相声剧《王子复仇记》中,苗阜摇身一变成为王子哈姆雷特,王声手抖云帚扮起老国王。“大番薯”马凯强扎起长辫反串起“妩媚”王后,“笑”果十足。
5月27日、28日,青曲社第三届青丝节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厦大剧院圆满落幕,这也是庆祝青曲社成立十年的演出活动之一。
王声把悲剧经典编成喜剧
今年已经是青曲社成立的第十年,也是第三年举办青丝节了,青丝节,顾名思义,就是“青丝”们的节日,“青丝”,当然是广大青曲社粉丝的爱称。历年的青丝节,都是青曲社粉丝最欢乐的节日。
本次苗阜王声带来的新作《王子复仇记》(即《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一部悲剧,讲述一个篡位的国王,一个背叛的王后,一个复仇的王子的悲剧故事。剧中对悲剧人物命运和生命价值的探索和挖掘,全世界人民已经反复观看了近400年。
改编经典,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而此次王声改编的这个剧本,却将一个全世界都已经定义的悲剧,变成了充满笑声和欢乐的故事,使得剧情无限反转,在每一个情理之中,却隐藏着意料之外的包袱。
“王声改编的这个本子。要想把一个全世界都已经定义了的悲剧,改得充满了笑声和欢乐,其实也挺难的。”苗阜说,“比如,我们青曲社全男班演员,谁来反串皇后?宫廷中一本正经的王公大臣,又如何让他们的语言生动起来?我演的郁郁寡欢的哈姆雷特又如何和王声演的老国王从剧情跳转到相声中?怎么把观众的情绪迅速调动起来,这都是对我们的考验。”
当经典戏剧与逗捧相声融合,东西方文化相遇,相声剧就变成了一种新兴的艺术表演形式,此次演出就是将快板书、评书、京剧、太平歌词、数来宝、群口等形式融合传统相声中,从而使得整部相声剧轻松诙谐,却又不失西式风格。
苗阜给本次相声剧的定义是“还是相声,只是所有的段子都靠故事主线串着。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主线没变,但完全是用相声的元素,来重新讲故事,一定会有出乎意料的喜感。”苗阜说起本次相声剧信心十足。据了解,此剧在彩排期间,王声不断地修改剧本和演出细节,青曲社年轻演员们也是各尽所能,在每一段戏上做足了喜剧功夫。
比如用记者的新闻报道完成故事的过渡和换景;比如用快板书来完成角色的大段内心独白;比如苗阜、王声用对口相声演绎王子与老国王鬼魂间的对话;老国王灵魂的出场,背景音乐却是聊斋……“就是无限的反转。在每一个情理之中,总隐藏着一个意料之外的包袱。”苗阜说。
“喵汪”组合现场展示吃货精神
此次演出正逢端午节假期,因此现场也是随即出了端午节版的对联,当然话题还是没有离开一个吃字。当苗阜说出上下联:青落香纷艾草绿,玉粒新尝五月天。谁知最后他却蹦出句横批:先剥后吃。并自豪总结:这难道不是粽子的正确吃法?继而来自全国的粉丝开怀大笑,表示笑出了腹肌。
在现场,王声出一幅上联,苗阜不仅能用食物对出下联,还从中悟出了不少人生哲理,充分展现了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这不,苗阜就告诉我们,古人有云:“识(食)时(食)务(物)者为俊杰!”
除了“喵汪”二位之外,其他演员带来的节目也十分精彩。开场时景宁马乐秀了一把好嗓子,内蒙古远道而来的王文水老师为观众带来了一段儿快板《哪吒闹海》。专程从北京赶来的著名相声艺术家刘洪沂、李立山两位老先生更是卖力气,年近七十的人表演摔倒却毫不含糊,专注表演的精神博得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青曲社将于7月15日在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暑期相声专场,届时让大家更全面地欣赏到陕西相声的集体风采。
文化艺术报记者 康于 刘青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