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19日
百年中国典藏画展国画·山水(八)
百年中国典藏画展国画·山水(八)
  山边一楼  纸本设色陈师曾118.6cm×39c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陈师曾(1876耀1923),名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江西省修水人。早年拜吴昌硕学艺,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高等师范学校。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他能诗文、擅书法及篆刻,在绘画理论上有重要贡献。著作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及《染苍室印存》等。
  陈师曾山水,不喜模仿,以游历四方,亲眼所见之奇山好水画之,一丘一壑力避平庸,用笔天真有趣。此幅作品畅笔挥洒,巧中含拙,独辟蹊径。山体飞白轻扫,生机尽显,丛林之中简笔画出小楼,点中画题,楼在山边,人在楼中,天地含于胸中。近处坡岸沙汀层次错落,高木枯干深扎于土坡之中。全图以山边一楼为中心,背景山体用枯笔于皴,小楼四周树木以湿笔点染,两相比较,更显空旷群山之中一楼的奇妙、宁静,把观者引入画家精心构思的画幅之中。

  松阴读易  纸本设色冯超然136cm×38cm朵云轩藏  冯超然善山水,笔墨醇雅,山水、花木骨力、神韵兼具。早年以唐寅、仇英为法,晚年专画山水,饶有文徵明秀逸之气。《松阴读易》描绘一老者读书倦时微闭双目,小童正在为他捶背的情景,他正享受着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老人表情生动,全身衣纹用行云流水描,盘坐于树根之上,小童衣衫略深,表情虔诚,表明主仆两人的关系融洽。旁边一棵千年古松,遮天避日,树干苍老,树枝虬曲、劲挺,有崭绝峥嵘之势,松针密密匝匝与远处高崖流水拉开空间,形成一块空地,在准确表现自然形貌的基础上,以突出人物为主是这幅画成功之处。
  蜀道难行  纸本设色萧谦中179cm×68cm中国美术馆藏  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形象地概括了入蜀道路的艰难。画中山峰耸立,直插云汉,层峦叠嶂,境界阔大,万重山外还是万重山,简直没有尽头。山间云雾晦明,皆宜远观,幽情远思,如睹异境,令人惆怅不已。山顶古松亭立,不畏寒风。近处策杖老者正在寻觅道路,更增添蜀道之难行。画家用墨用笔颇有气魄,通过干笔皴擦,表达了大自然的阔远深奥、秀挺健拔,确是“石体坚凝,卓尔峭拔,大石丛立,屹然万仞”。这样复杂的景物是画家想象中的理想形象的有力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