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4日
诗情诗意与诗味
诗情诗意与诗味
   ■ 郭兆武   
  《山林诗草》徐山林著,武复兴注释,是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12月出版的一本诗集。徐山林即原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山林诗草》收录作者自1962年1月至2016年12月,几十年间紧张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创作的古体诗词220多首,由武复兴先生逐首予以注释。
  该书是徐山林同志几十年从政经历一个侧面的真实记录,主要是诗人为三秦父老的温饱、福祉日夜忧心与操劳情怀诗意的抒发,是这位长者丰富的内心与情感世界凝练而成的艺术结晶。绝大多数读起来朗朗上口,言之有物,几乎篇篇有佳句,多有情趣或哲理,蛮有诗情、诗意与诗味,是成功、成熟之作。我原先只闻其大名,不识其为人。读其诗,知其人。徐山林堪称“人民公仆”、百姓的“老黄牛”。
  武复兴的“注释”,一改以往常见的那种分条列项的形式,那死板、僵化;也不同于分析、鉴赏文章,那“咀嚼”得太烂——吃别人嚼过的东西没有味道。它富有创意地熔诗题、词语、典故的解释与写作背景的介绍、鉴赏、点评为一炉。这种文体形式,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文脉如行云流水,文笔简练、质朴而优美;诗意的揭示简繁得当,恰到好处;知识性又强,不少篇充满诗情画意,可以当小品散文来诵读。这样的注释并不好写,牵涉到古今中外许多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知识,没有广闻博记是写不出来的。这样的用心之作,是读者准确、深邃地把握诗意的得力拐棍。
  《山林诗草》原创是佳作,“注释”是美文;堪称双璧,具有丰富的精神营养。
  我特别喜爱其中的《咏万花山野牡丹》等几首咏物诗。因为它们是作者咏物盖以自况、自励,运用拟人或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或借传统意象寄寓以新意,或者创造出新鲜意象,里面蕴含着让我玩味不已的浓浓的诗情、诗意与诗味。
  《咏万花山野牡丹》抓住一个“野”字,“何时移动金莲步,屈驾入俗到荒丘”,变娇媚、粉黛与富贵气的贵妃、贵妇,为历经风雨苦寒健美的铁娘子,肯定和颂扬了一种走出高楼大院“入乡随俗”的品质。这是对国家干部深入基层与永不脱离人民群众(“群众路线”)精神的礼赞。
  《咏竹》除了咏叹竹子的笑傲霜雪、铮骨挺立与永不凋谢的特质外,特别强调了“玉体洁身尘自远,野鸟乱飞不敢巢”,即自己中正、邪魔远离,一种严于律己的气度与胸襟。
  《秦岭》中的“秦岭”是诗人创造的一个意象,它借助秦岭千万年来绵亘、青翠与耸立的物象,附丽以意趣,“肃立不改青山志,净洁难为半点浊”(为押韵,“浊”字可以改为“垢”、“污”或“油”字),凸显一种清廉而独立不移,不为个人名利、声色享乐所动的操守与气概。
  《大雪喜赋》以“除尽浮尘”装扮“窈窕江山”洁白如玉的飞雪自喻,“落泥不染冰心在,对天捧出一片白”,表示要对党忠诚,做襟怀坦白的人。
  《咏菊》和《咏腊梅》,除了赞扬菊花与腊梅“傲霜立”,视“风刀霜剑等闲”外,不是很容易教读者联想到菊花与腊梅在苦寒的环境中,把它们美丽的花朵奉献给人们观赏,给人们带来愉悦与美的享受吗?“喜看菊开重阳后,舞尽风流……俏依旧,天寒花不瘦”;“严冬依旧火红心……老树新花又迎春”。是的,这寄寓与象征着作者不怕艰难困苦,要把自己的聪明才干毫无保留、无私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决心和意志。
  撇开别的诗作,单把这几首诗的诗意综合起来看,不就形象地呈现出诗人自己高尚人格与美丽人生的几个主要侧面吗!
  这怎能不教我喜爱其诗,由衷地敬佩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