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4日
中国自主原创手机动漫标准成国际标准
中国自主原创手机动漫标准成国际标准
  3月20日,北京邮电大学科研人员在发布会现场展示符合国际技术标准的动画片。
  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日前,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标准号T.621)。这一标准由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其正式发布是文化领域中国科技、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为全球手机动漫产业提供了中国标准。
  文化部部长助理于群表示,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通过成为国际标准,实现了在“互联网+文化”的国际技术水平上我国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展现了文化自信,将激励和推动中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走向世界,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
  “这一标准对手机动漫产业上下游的各环节在技术层面进行了规范,从文件格式到动漫内容提供,再到平台运营,最后到用户权益,最终形成了整体规范。”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课题组专家陈洪说,自行业标准应用以来,包括咪咕动漫、腾讯、爱奇艺在内的动漫龙头企业纷纷针对自有动漫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同一动漫产品在各平台之间互联互通;在用户层面上,文件小、画面佳,优质用户体验使得动漫产品、业务快速聚集用户,特别是年轻的90后和00后;在创作源头上,降低了创作者的创作门槛,他们不再需要刻意关注复杂的技术性编码工作,更多原创作者、学生、团队、工作室投入动漫IP的创作中来,大大推动国产动漫的复兴与发展。
  关于标准公布后下一步的工作,于群表示,标准的生命在于应用。文化部将充分利用中国主导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成为我国文化领域首个国际技术标准的有利契机,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与合作,为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组织好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的宣传和解读工作,在持续扩大国内应用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标准的国际应用,以国际推广应用来巩固和提升标准的国际影响力;结合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有关部署,积极研究开展数字文化产业系列标准建设,推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装备与文化内容融合发展。
  目前该系列标准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依照标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动漫企业超过千家,覆盖用户过亿,实现了手机动漫在移动互联网各平台间的即时互通,有效降低了手机动漫的生产和传播运营成本。据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