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4日
中国文联深化改革方案出台
建立健全文艺从业人员道德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文艺从业人员道德监督机制
  近日,《中国文联深化改革方案》出台,《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文艺从业人员道德监督机制,加强文艺界行业自律和行风建设,建立会员退出机制。《方案》从3个方面提出了40多项具体改革措施。
  该《方案》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文联组织必须直面问题,自我革新,顺势而为,勇于担当,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创新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切实解决文联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文联基本职能由联络、协调、服务拓展为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使文联组织的联系范围和服务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对网络文艺和新文艺群体影响力显著扩大,行业建设主导作用显著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突出,吸引力、引导力、公信力不断提高,把文联组织真正建设成为覆盖面大、凝聚力强、温馨和谐的文艺工作者之家。 

  监督文艺从业人员
  《方案》提出要优化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并提出了具体举措:一是着力强化团结引导职能。建立思想政治引领长效机制,实施常态化的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培训工程。建立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建立完善主题文艺活动引导机制,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艺实践活动。改革文艺评奖机制,建立完善科学的文艺作品评价体系。改进文艺评论机制,深入实施文艺评论工程,发挥文艺评论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建设好文艺评论工作品牌,加强网络文艺评论。
  二是着力强化联络协调职能。密切联系基层和创作一线文艺工作者,增强文联及所属文艺家协会领导机构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增加中国文联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委会委员、主席团中基层和创作一线文艺工作者比例,调整优化全国文艺家协会代表大会、理事会、主席团构成比例。在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建立“青年艺术家之友”工作平台,更多地关注、关心、关爱普通文艺工作者。
  三是着力强化服务管理职能。创新直接服务文艺工作者机制,制定中国文联机关和协会干部下基层服务实施办法。建立服务基层评价反馈机制,推动机关干部下基层常态化制度化。改进文艺人才培养举荐机制,完善文艺培训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倾斜。改进会员管理制度,实现服务与管理并重。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开展新文艺群体中文艺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工作。
  四是着力强化自律维权职能。改进创新行业自律机制,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宣传文艺界先进典型,积极引领时代风气和社会风尚。建立健全文艺从业人员道德监督机制,加强文艺界行业自律和行风建设,建立会员退出机制。
 
    改革文联机构设置
  《方案》提出要改革调整文联及所属文艺家协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调整中国文联本级编制,充实到直接服务文艺工作者的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优化调整中国文联机关职能部门和内设机构,中国文联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内设机构根据职能转变作出相应调整。改革文联及所属文艺家协会机关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和管理制度。建设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机关干部队伍。改进机关干部选任交流工作。增强文联工作人员流动性,鼓励各行各业优秀文艺人才到文联交流。建立中国文联机关干部与地方文联以及其他文艺组织干部双向挂职机制和与各全国文艺家协会、直属单位干部双向交流机制。分类推进文联所属企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经费保障等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改革文联运行机制
  改革文联及所属文艺家协会运行机制。强化党组织的统一领导责任。并制定《中国文联党组工作规则(试行)》。修订完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和各全国文艺家协会章程。探索“互联网+文联”“互联网+协会”的工作模式,开展网上文联、网上文艺家协会建设。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深入实施中国文艺信息数据库建设工程。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