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梁飞燕)3月2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陕西英国文化遗产高层圆桌会议”在西安举办,来自陕西文博界的专家领导和英国文化遗产领域的3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
此次“陕西英国文化遗产高层圆桌会议”是陕西与英国同行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次高峰对话,有助于双方增进了解与互信,共商新形势下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传承发展。
陕西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人文资源非常丰厚。历史上曾有14个王朝在陕西建都,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余年。文物普查数据显示,陕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博物馆270余座,馆藏文物近600万件。丰厚的文化遗产是陕西古代历史的骄傲,同时也对当代文化遗产守护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陕西省与英国的合作历史源远流长。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有过许多方面的成功合作。在文物展览方面:陕西省文物局在英国共举办了5个文物展览,每次展览都取得巨大反响。尤其是1999年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陕西文物精华展》,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为展览撰写了贺词,并亲自出席为展览剪彩;2007年举办的《中国秦兵马俑展》也影响巨大,时任英国首相布朗、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出席展览开幕活动并致辞,展览的参观人数达到85万人次。在合作研究方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英国伦敦大学(UCL)考古学院自2006年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成果先后在《考古科学》、《人类学考古》等国际著名考古学术刊物上发表,2012年研究项目获得英国学术院资助,2014年《最新探秘兵马俑》获英国遗产联合会和英国考古协会最佳公众考古展示奖。在馆际合作方面:陕西历史博物馆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签订了友好协议,双方将在文物收藏、保护、展览、信息共享、公众教育、宣传、数字博物馆以及博物馆管理开展交流合作。
2016年,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女爵士与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大臣凯伦·布拉德雷女士先后访陕,双方就文化交流与互鉴、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合作、及展览合作等进行了会谈。2016年8月“国际视野下的秦始皇和秦始皇帝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英国举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分别与牛津大学考古学院、大英博物馆、伦敦大学考古学院签订合作研究备忘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签订合作研究备忘录。
此次会议旨在分享双方在文化遗产领域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讨论保护理念、技术与方法的提升,探索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呈现的问题,以更好地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