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17日
塞上古城年味浓 民俗活动乐不停
——“陕北过大年”神木站欢天喜地闹新春
——“陕北过大年”神木站欢天喜地闹新春
  陕北过大年神木站启动仪式
  来自草原的舞蹈
  杨家将武术秧歌队
  热情洋溢的腰鼓表演
  高家堡古镇灯会夜景
  美轮美奂的剪纸展

  精彩的广场秧歌表演
  2017年春节期间,麟州大地处处呈现出张灯结彩、喜庆祥和的节日景象。逛庙会、赏花灯、转九曲、看秧歌、品民俗等过大年活动纷纷亮相,神木民俗“过大年”持续火爆,市民纷纷表示:历年来最有年味、最有影响、最为火爆的是今年春节,神木县全域旅游也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据旅游局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神木县共接待游客13.1万人,旅游综合收益3930万元。 

  缤纷彩灯扮街景 赶集采买年味浓
  和谐广场是神木县“盛世华章幸福神木”迎春灯展活动的主阵地。据介绍,本次“盛世华章幸福神木”迎春灯展在神木大剧院东西两侧安置灯树28棵,南侧和北中央景观大道安置40棵,并在北中央景观大道与和谐广场行道树的国槐,以及大剧院两侧的松树全部装上彩灯。与和谐广场不同,城区的继业广场则以展现文化元素为主,彩灯的布置融合了龙、灯笼、荷花等元素。
  农历腊月二十三,2017神木县首届年货节在迎宾广场拉开帷幕,千余种名优商品在年货展销会集中亮相。年货现场每天人流量约5000人。据统计,在短短四天的展销时间里,销售额已经达到50万。展会分为商品展销和节庆活动两个部分,同时还开展了送春联、年货秒杀、大型团购、现场抽奖等多项活动。
    文化古镇穿盛装 传统年俗新魅力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原西县的取景地高家堡古镇,从去年腊月开始,就呈现一派热闹景象。挂彩灯、塑“火判官”,传统的春节元素将古镇装扮得年味儿十足。春节期间,古镇也再次沸腾起来,传统秧歌表演、地方戏表演、元宵节焰火表演、灯游会、摄影展等“古镇戏春”系列活动轮番上演,加上各种传统招牌美食的诱惑,不但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感受到了最醇厚、最热闹的传统年俗文化,也让大家的味蕾有了大爆发。据统计,春节期间,高家堡古镇接待游客8.9万人次。
  走在古镇的街道上,不管是在景点门口,还是地方小吃摊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来自吉林的苏小美第一次看到“火判官”,她对这个高四五尺,袒腹而坐,头戴纱帽,而且还会喷火的“大炉灶”很是好奇,在自己合影后,还录了视频与家人朋友分享,希望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随着地方旅游资源的逐步开发,高家堡古镇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神佳米高速开通后,旅游交通环境更好了,高家堡古镇也成为神木市民以及周边地区游客出游的首选地。
  锣鼓喧天闹新春 秧歌扭出开门红
  秧歌表演是神木县每年春节文娱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娱活动。今年春节期间,神木县组织了杨家将武术秧歌队、民间文化艺术团秧歌队、冰上轮滑秧歌队等20支秧歌队,从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为广大市民献上精彩的秧歌表演。
  神木武术协会杨家将武术秧歌队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县上的秧歌表演,他们的秧歌表演除了花样舞狮、两狮戏珠外,还融入了功夫扇、单刀、长穗剑等杨家将武术文化,节目新颖独特。
  在乔岔滩办事处马家滩村,一直以来就流传着秧歌闹新春的习俗,秧歌队会挨家挨户上门表演,每到一户,主人家也会燃放鞭炮迎接,俗称“排门子”。表演从大年初三持续到初五,从白天持续到晚上。秧歌队员们手持彩扇、花伞,身着彩服,跟随着锣鼓声欢快地舞动着,村民们则围在火塔周围,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
  同样,从正月初三开始,万镇镇苏家村秧歌队的队员们浓妆艳抹,在高亢、激越的锣鼓与唢呐声中闪亮登场,吸引了本村及邻村700多人前来观看。传统的苏家村秧歌只能由男队员表演,而今年,秧歌队也打破了习俗,男女老少齐上阵,让这个春节过得更加红火热闹。
  马镇镇合河村的村级文化活动历史悠久,别具特色。2017年,马镇镇合河村将秧歌、祭祀仪式等一系列活动申请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
  万人朝山转九曲 祈福新年好彩头
  “转九曲五谷丰登,抱老杆祛病消灾”,因此,转九曲是多年流传下来的一项传统年俗活动,今年我县东山森林公园九曲黄河园在正月初七第一次投入使用。在各式彩灯装扮下,夜幕中的九曲黄河阵灯光璀璨,而且,半开放式的转灯模式让转九曲变得更加新颖有趣。
  据悉,九曲黄河灯阵于县城东山之生态公园内,与生态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融为一体,供广大民众休闲娱乐使用。灯阵为边长107.5米正方形。内设“福、禄、寿、喜、福、安、康、祥、顺”九门和365盏灯(闰年有366盏灯),寓意天天瑞气萦绕、吉祥安好;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游人身处其间,心旷神怡,快乐安康。
  与转九曲一样,朝山祈福活动也是广大市民在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每年正月初七,神木县东西两山总会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接近万人前来登山祈福。
    文娱活动亮点多 百姓共享文化果
  除了秧歌表演,神木创新策划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从新年音乐会、陕北民歌大赛等新年音乐活动到戏剧、晚会、电影公演,迎春木偶戏、书画展、剪纸展和摄影展以及球类、棋类比赛等活动,把广大群众从酒桌、棋牌桌上拉出来,共同分享文化的成果。据了解,今年春节的文娱活动有11个大项,28个小项,而且演出时间从腊月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才结束。
  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作为陕北地区最大的民俗文化展示和传承基地,今年春节大观园里同样热闹非凡,不仅组织开展过新年、闹婚宴、转九曲黄河阵等“民俗送春”系列活动,还安排了拔河比赛、滚铁环赛、三人四足赛、打沙包、跳房子、跳绳等传统民俗活动,以及晋剧、二人台、陕北民歌、陕北道情、说书、扭秧歌等文化节目,让市民和游客尽情的感受陕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大观园内别致的农耕体验、陕北文化展示、窑洞宾馆接待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市民纷纷前来,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居住在陕北农家小院中的别样感觉,也让大家进一步体验和了解地道的陕北饮食、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到访游客达9850人。
  冰雪迎新春“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鸡年春节,正值北方数九天。除了传统元素之外,“陕北过大年”系列主题活动注入了新的鲜活的要素,将冰雪旅游文化贯穿其中。春节期间,昔日烟波浩渺的红碱淖,银装素裹,并且免费开放,冰上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赏玩。
  与此同时,景区安置了蒙古包,提供烤全羊、红湖炖鱼等特色小吃,在冰面上布置独具魅力的艺术造型以满足游客赏景和摄影需求,做到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据旅游局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红碱淖景区接待游客达2.9万人。
  春节期间的麟州古城,处处张灯结彩。红碱淖、高家堡古镇、杨家将故城焕发生机;二郎山、九龙山、麟宝塔流光溢彩;神木旧城区、滨河新区、神木二村绽放新颜。据统计,春节期间,县内星级酒店均开展了具有贺年特色的餐饮服务,适合大众消费的特色餐饮深受游客和市民青睐,共接待游客5100余人次,入住率达35%,营业收入700多万元。  文图/神木县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