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睿 摄 你今天捡烟头了么?
“捡烟头”一词在2016年末刷爆了西安市民的朋友圈、微博,大街小巷“烟头不落地,西安更美丽”的宣传标语,也和春节前夕街道两旁火红的灯笼一样,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如今,每当你上班路过十字路口时,除了能看见认真执勤的交警外,还多了戴着红袖章弯腰捡“烟头”的志愿者,一时间古城西安掀起了一场“烟头革命”。
点燃这场“烟头革命”的,正是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半个月前在暗访城墙景区环境卫生清洁工作时,捡起的那只小小烟头。历时半个月,这场“烟头革命”的真实状况又是如何?
捡烟头也能换纪念品
城墙作为西安的一张重要名片,一个文化符号,南门更是有着“文化国门”的称号,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西安市委书记的一次暗访,从这里开始,王书记边走边查看沿线卫生情况,在行走一半时,发现多处烟头、纸屑等垃圾随意丢弃现象,并先后捡起27个烟头。问题一经指出,相关单位立即做出反应,积极应对,并提出倡议。据相关媒体报道,曲江新区领导班子连夜开会,查找问题,剖析原因,迅速整改。
在随后的整改中,城墙景区范围内全面增设了垃圾箱、吸烟区、宣传栏、标语旗等基础设施,同时,城墙一圈增设4处吸烟区,9个出入口设置打火机收纳盒,每位游客进入景区第一站在购票时就接受文明宣讲,争相贴上文明标,承诺文明游览、传递文明。并对于景区工作人员提出要求——全员都是捡拾垃圾的服务员、人人都是劝导文明的宣传员和环境卫生的检查员。此外,为落实要求各相关部门对捡拾垃圾、文明劝导、设施保证、制度约束、奖惩并举等相关措施进行规范指导,展开了“洁净城墙、扮靓古城”等系列活动。
志愿者们都表示能为美丽西安尽自己的一份力,很高兴。据工作人员介绍,还有七十多岁老人打电话来询问志愿者活动,他们比年轻一代人对城墙更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希望为城墙建设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同时还有“烟头不落地·西安更美丽”赠礼、“环保文明我先行,城市形象靠大家”——文明知识答题赢奖等活动相继展开。
记者了解到,自活动启动以来,受到了很多游客的关注,其中“烟头不落地·西安更美丽”赠礼活动,凡持10枚烟蒂即可以在西安城墙的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处的游客服务中心兑换礼品,礼品有手机挂件、书皮纸、小贴画等等。一个来自甘肃的小朋友告诉记者,年前刚好放假,随家长一起来城墙上看看:“感觉我也可以为城墙做点什么,很有意义。”
城墙景区的工作人员说,“2012年,城墙景区引进国际五星级服务理念,成为国内首家推行五星级服务的旅游景区。我们致力为每一位游客提供‘满意+惊喜’服务,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去引导游客,为这张陕西名片添彩。”
从城墙景区上捡烟头开始,如今“烟头不落地,西安更美丽”相关活动已经在全市全面展开。
烟头革命更是行政效能革命
截至目前县区各级领导们纷纷带头、带队上街捡烟头,各级单位也在积极响应。西安交警高新大队队长李平娃说,“‘烟头革命’对于行政职能部门来说,就是‘行政效能革命’。”
据介绍,自“烟头革命”开展以来,结合相关媒体针对西安公安机关的报道,交警高新大队党总支班子连续召开党总支会议、科队长会议、全体民警大会,在队内进行多次动员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迅速开展一系列行动,并取得初步成效。李平娃大队长告诉记者,在“行政效能革命”开展以来,大队要求全体干部民警从自身做起,从环境卫生、窗口服务、执勤执法、群众接待等基础工作做起。
当然除了交管部门全市各级部门都响应号召,城市动员全局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捡拾烟头垃圾、清洗野广告,擦洗城市公共设施。各窗口单位也及时召开行政效能工作推进会,加强服务意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西安市迈出的第一步,就让人们感受到了来自官方的“决心”。如今,捡烟头悄然成为了西安街头的一种新风尚。
“捡烟头”行动在争议中推进
随着各级工作的推进,居民群众也逐渐加入“捡烟头”队伍。全市各社区带领辖区小区物业、社区居民等,积极投身本次活动,在自家小区捡拾垃圾,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捡烟头”行动已经成了一种“烟头革命”。网上的舆论也随即展开,有网友认为这是领导在作秀,认为市委书记不该捡烟头,不该给官员贴上捡烟头的标签,对此记者也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和环卫工作人员,有市民担心这只是官方的一时行为,认为这股风过去后,就不会有人想起这件事,抽烟的人一直有,烟头永远也捡不完。
也有网友认为这种“作秀”值得鼓励,在环境保护的号召下,党政官员以身作则为全城老百姓树立榜样,为这一行为点赞。市民王先生说:“捡烟头行动,我们很乐意支持,地面上没有烟头的时候,走在大街上心情都很好”。来西安旅游的大学生小古说:“第一次来西安,全民都能积极参与这样一个文明行为,给人感觉很温馨。”保洁人员表示,这个活动之后,路上的烟头确实减少很多,对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种支持。捡烟头是需要弯下腰干出来的,而不是几张照片就能证明得了的。市民李先生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百姓需要的也不是我们的党政部门领导上街去捡烟头,更多需要的是,弯下腰为百姓干实事。”针对捡烟头,不应只是一时的行动,这场“无烟”站更是一场持久战。他表示希望这种文明行为可以常态化地坚持下去,谈话中他也举例近年来西安市针对不文明行为曾制定相应措施,也达到了相应的成效。比如,针对市民乘坐公交一拥而上的行为,雁塔区政府有关部门就在小寨路公交站牌附近增设不锈钢隔离护栏作为排队隔离区,隔离护栏内外的地面上印制一对对脚印作为引导,乘客可按着脚印方向有序候车。另外针对“中国式过马路”,西安市也曾加大处罚力度,并在十字路口安排“文明引导员”,引导路人安全过马路,这些举措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现在上公交人们会排队,过马路闯红灯现象也很少了,希望捡烟头行动也能逐渐改变人们的意识,重要的是以后不再有人扔烟头,而不是捡烟头。”
文化艺术报记者 齐敏 刘林枫 记者手记
临近过年,我大西安又火了一把,市委书记手里小小的烟头点燃了这场“烟头革命”,满大街的宣传标语和捡烟头的人,一时间成了一道风景。
其实这并不是书记的第一次“捡烟头”,早在两年前,还在千里之外的丽水市,时任市委书记的他就曾多次参加捡烟头活动。2015年5月31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曾喊出打造“一个捡不到烟头的城市”口号,并在近年来的实施中有了显著成效。
烟头虽小,丢在那里,却能折射市民的文明素养、城市的文明程度。而捡烟头行动捡起的不仅仅是烟头,而是捡起那丢在地上的文明。创建文明城市,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是靠大家对公共规则的遵守而维护树立起来的。而用捡烟头这种接地气的行为,作为文明建设方法之一,坚持常态化、长期抓,通过这个润物无声、滴水穿石的举动,不仅会逐渐改变环境,更会改变人们的内心。这恐怕才是这场行动最终的目的所在。
古城西安的捡烟头行动还只是开始,从“捡烟头”到“无烟头可捡”,到“无烟头小区”“无烟头单位”“无烟头景区”等系列创建工作,都需要一步步地来开展,除此之外,还要延伸到整个西安卫生环境,需要的是坚持不懈,可以做的工作更是有很多。
市民不需要形式主义的作秀行为。“烟头不落地”的口号喊得再响,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真正能让西安美丽起来,还需要从根本抓起。
声势浩大的“捡烟头”行动不能是一时兴起,需要将这场活动持续进行下去,形成常态化。捡起的不能仅仅是烟头,更要把“捡烟头”这种耐心细致劲儿,落实到日常工作和重点工作的推进中去,加强行动意识;同时也敲打敲打那些懒政干部,必须行动起来,哪怕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如果党政部门和各行各业都能以此为契机,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我们的城市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