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13日
《菩提树下的欢宴》(连载30)
《菩提树下的欢宴》(连载30)
  释法显
   大乘佛法,虽然起源于五印大地,但是正是在塔里木盆地,在于阗、龟兹这两个佛教中心,发扬光大,羽翼丰满,尔后东流,进入中原大地的。佛家所说的“乘”,是“运载”的意思。小乘佛法是度己,度自己跳出这三界轮回,孽障苦海,运载到最后解脱。大乘佛法则是度人——救度一切众生。人人皆可成佛,天下万物皆有慧根。什么是佛呢?佛是开悟了的众生;什么是众生呢?众生是还没有开悟的佛。这样一做解释,佛便成为大众化的东西了,既可望,亦可即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强盗,前一刻还在杀人,但只要他动了善念,放下屠刀,他就有可能会成佛的,起码是距离佛居住的须弥山近了一步。大乘佛法确立,大行于世以后,于是佛门中人,称大乘之前的所有那些佛法为小乘,这话里边,大约有你是“昨日黄花”之意思,有我“大”你“小”之意,而释迦牟尼祖师的佛教,能在东方大地放发出大光华,而在印度本土却日渐式微,似乎与这大乘之法更易于为普罗大众所接受和实施有关。
  法显拖着老迈之躯,以一颗拳拳的敬畏之心,走入这西域地面著名的佛国。城里居住的僧众,有数万人,多习大乘佛法,皆有僧饭三餐供养。于阗城外,有三条河,老百姓都叫它们玉河,城东二十里那条叫白玉河,城西三十里那条叫绿玉河,又向西那条叫乌玉河。这地方出玉,闻名假迩。于阗国人民,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地散居着。干打垒的房屋。房屋是平顶,街道和道旁树把一户一户人家隔开。佛教在这个绿洲国家,已经十分的兴隆了,每一户人家门前都有一座佛塔,最小的佛塔也有两丈多高。住户家里都设有四方僧房,供给游走僧人歇息使用。安排法显一行在僧伽蓝安息。僧伽蓝是梵文的音译,翻译过来,就是“众国”或“僧房”的意思。当年大教东流,白马驮经进入洛阳城,那洛阳城中所建的白马寺,好像最初就叫伽蓝寺。
  原来于阗是西域大国,与中国通好,视中国为宗主国,接受中央政府的保护且受中原文化影响颇深。法显之前四百年,班超所设的西域都护府,就在这里,所以大国们不惧匈奴,不似那些小国,屈服于匈奴之淫威,朝秦而暮楚。
  法显一行下榻的僧伽蓝,在城南十五里,名叫瞿摩帝,是古代于阗国之著名佛寺,是大乘寺。法显亲自领略了大寺中,三千僧侣共食斋饭的壮观场面。他说,先是三千僧众,齐敲木棰,表示到了饭时了,尔后,入食堂时,众僧齐肃,次第而坐,一切寂然,器钵无声。那些服侍僧人的俗家弟子们,前来添饭,不得相唤,但以手指摩。黑压压的三千多僧众,在一个大厅里,席地而坐,低头吃饭,没有一丝声响,静悄悄地如同进入无人之境。这场面让人顿生敬畏之心。
  前程正路程遥远,法显一行本该赶快行路,谁知于阗国从中国历的四月一日起,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行像仪式。所谓行像,即是做许多的四轮像车,高三丈多,状如行殿,佛祖画像立于车上,然后从城外三四里,庄严入城,于阗国王及王室成员,出城迎接。这些四轮像车会迎到僧伽蓝供奉。供养十四天后,行像仪式才告结束。于阗国中,有十四个大僧伽蓝,小者则不计其数。法显打发慧景、道整、慧达向竭叉国先发,为观行像,便自己在于阗国羁留了三个月。三个月后,行像仪式结束,才匆匆启程,去追赶同伴。
  法显之二百年后,大唐玄奘年代稍后,自高宗李治开始,大唐帝国也曾七次举行这种类似行像仪式的法事活动,即把法门寺供养的佛指舍利,迎送至长安皇城中。想来这种仪式,即是从西域传入的,而西域地面,则又是从葱岭那边传入的。大教东流,浩荡如此。 

    第六十八颗念珠。中亚细亚无遮无拦的太阳,炽热地照耀着这无垠沙漠和茫茫荒原。法显和他的同伴们,是如何完成这一次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的穿越行旅的。是步行吗,一步一捱地用脚丈量,或者是骑马或骆驼。法显的吝啬的笔墨没有告诉我们这些。他只记录了那些重要的事情,即他穿越这一个又一个绿洲国家时的眼睛所见,而他最关注的还是佛学在当地的情形。人们说,他是一个学者型的僧人,为一种梦魇般的信仰所诱惑着和蛊惑着,或者说是操控着,眼睛望着前面那一团光亮处,只是埋头赶路。
  僧人和他的同伴,大约是徒步而行的,披着磨损得已经褴褛不堪的袈裟,拄着一根路旁随手捡来的棍子,手里捧着一只讨饭化缘用的钵子,脚上穿着磨掉鞋底,露出后跟的麻绳做的草鞋。他的背上,大约还背着一个褡裢,那褡裢里装着行旅中必备的一些简陋物件。当他们偶然地从河流绿洲或村庄穿过,遇到人们时,人们向这大路上行走的他们致敬,称他们为“苦行僧”、“行脚僧”、“游方僧”。
  在前往竭叉国的路途上,他们又路经两个绿洲国家,并在那里歇息。一个叫子合国,后世的人们考证,法显他们所经过的,后世叫它叶城。另一个则叫於庵国,这於庵国,已经进入那浩瀚无边、威严高耸的葱岭中了,法显一行,在一家寺院中闭户不出,打坐三个月,这是法显西行后第三年,即公元401年的夏坐。在他夏坐的这一刻,另一位高僧,伟大的鸠摩罗什已经走入长安,开始在法显启程西行的那个寺院安歇。此一刻他大约也在夏坐。
  夏坐又叫“安居”,在此地安居结束后,法显一行又向前行走,穿山越岭,行走二十五天之后,到达竭叉国。法显他们到来时,这里正在举行五年一度的佛事法会,名称叫“般遮越师”。四方沙门,皆来云集,国王亲自主持法会。法显所说的竭叉国是哪里呢?后世的人们,进行了许多考证,拿出种种古籍版本对照,后来得出结论说,竭叉国王城故址。当以在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之说为最具说服力。
  在竭叉国参加完五年大会,法显一行继续向西攀登,下一个目的地是葱岭那边的北天竺。九死一生之后,终于从岭上翻过,进入北天竺国境。群山拱卫中,有一个小国,名叫陀历,亦有众僧,皆小乘学。然后法显,顺着大岭,西南而行,又走了十五天,见到一条河流,叫新头河,这即是著名的印度河的源头,终年积雪的山峰高高耸立着,道路从崖缝中间穿过,壁之千仞,仰头一望便令人头晕目眩。凿出的道路上有绳索做的梯子,而从河上经过,则有铁索或绳索吊桥。当年凿空西域第一人的西汉张骞,足迹曾抵达遥远的地中海的东汉甘英,他们的踪迹也未曾即达这里呀!
  这里当是佛教进入东土的一个古老通道。法显问:佛教是什么年月传入到这里的?当地人说,所谓佛教,是古老相传呀,就像从大地上自然而然地生长出的庄稼一样,是古来有之的东西啊!他们还指着立在河边的佛祖像说,自佛祖涅槃后,此像即立起,便有来自天竺国的和尚,东去传经,从此河经过。法显听了,叹息道:我终于明白,一切都是天意,雪落在此处,而不落在彼处,一定有它的深意所在,固知冥运之开,本非人事,当年汉明帝洛阳城中做金人之梦,原来是有缘由的呀!
  渡过新头河,河那边又有一个国家叫乌苌国。天竺国是当时中国人对五印大地的笼統概念,当年凿空西域的张骞,叫它是身毒,此一刻在行走中的法显,将它叫天竺,二百年后来这里求法的释玄奘,将它叫印度。这天竺国,又分为北天竺、西天竺、中天竺、南天竺、东天竺,所谓的五印大地,当是指这环境独立成块的五处。以我们今天的地理概念看来,它的地理范围将是指的今天的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阿富汗这一块区域。人们将这喜马拉雅山西南面的这一块印度洋季风吹拂的区域,叫南亚次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