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千夫所指》 梁晓泉 画 近日,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在重污染天气Ⅰ级应急响应期间补课,在学生举报后,没想到竟然被教育局“出卖”,学生惨遭学校“报复”,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伴随着教育局对工作人员的处理、对学校的约谈,此事件似乎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然而,在整个事件之中,也是事件的核心人物——举报的学生,事后曾说“我已经不相信他们了”,谁该为学生受伤的心买单,谁来为学生负责?
事件回放 学校“顶霾上课”举报人遭处理
1月3日西安的空气质量指数为443,1月4日13时、16时西安市实时空气质量指数为500。政府发布重污染天气玉级应急响应措施,中小学停课。
1月3日,按照停课时间规定,这一天本应该放假。上午第四节课期间,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某班的学生李萌(化名)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隔壁班的班主任老师敲门,催促学生们赶紧回家。李萌匆匆整理完书本,准备从学校东侧的正门离校,被一名教师拦下,理由是有媒体记者来采访学校是否在违规上课。这名教师招呼学生从位于西北工业大学校内的北门离校。
1月4日,该校有教师在一个微信群里说:“各班主任:麻烦查一下以下两个电话是哪个学生的。”当时,有学生怀疑举报者的电话已被泄露。
当天下午3点多,有教师找到学生李明(化名)。李明被告知,有人给教育部门打电话举报学校没有按照规定放假。举报者所用的电话卡正是先前李明用身份证办理的号码,之后就给王杰使用了。
1月5日,该校有教师让王杰在家“反省”,李明照常上课。早上7点多,不少学生看到班主任老师把李明叫出去,这天上午李明分别被不同教师叫出去谈话。据有关媒体报道,举报学生王杰停课一天之后,已经回到学校正常上课。
对于此事,班里的同学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高三学生面临高考,把这件事闹大,对自己和学校并无好处,倾向于息事宁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泄露举报者电话号码和查询举报学生信息的做法不妥,相关部门和学校理应给出一个合理答复。
涉事回应 校方、教育局曾坚决否认“泄露信息处理学生”
学生举报学校“雾霾天违反规定继续上课”,但举报学生的电话号码落到了学校的手上,结果反遭“报复”,涉事学生中有的被强制停课,有的被校领导要求“休学”。
有媒体曾经采访到西工大附中副校长李晔,她在电话中予以否认,“就没有这样的事,我们所有的学生按照要求该上课上课,我们学校没有这样的事情,至于其他的地方我不知道。”并强调,“我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学校没有追查学生电话的事,更没有休学的事情发生。”
据媒体报道,碑林区教育局党委办公室一名张姓工作人员还回应称,该局不存在向学校泄露学生投诉电话一事。张姓工作人员称该局已经进行过自查,“我局对外接受群众咨询服务的电话,属于单位的电话,因为有些电话安装很久没有来电显示,我们无法掌握对方的来电是多少号。”
她据此表明,“如果说这个孩子不愿意告诉我们电话,我们也无从知道他的电话,所以不存在向学校泄露学生电话的事情。”
调查结果 涉事干部被“严肃处理”
1月10日凌晨,西安市教育局对外通报,已严肃处理泄露学生电话的碑林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同时约谈了涉事学校。通报中称,据碑林区教育局调查,1月3日起西安市启动重污染天气砖级应急响应后,要求学校停课。期间,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学生在家自学时问题积累较多,确有部分学生到校,请任课老师解答问题,碑林区教育局接到投诉后,已经督促学校让学生离校回家。
当该区教育局干部吴某再次接到电话投诉西北工业大学附中还在补课时,认为学校已落实停课要求,可能是个别培训机构恶意投诉,私自将投诉电话号码转给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学籍管理员,由于学校相关人员处理方式方法不当,引起广泛关注。
鉴于吴某违反工作流程,工作不够严谨,造成了一定社会影响,经2017年1月9日碑林区教育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给予当事人吴某通报批评,并写出深刻检查;给予吴某所在科室科长邓某批评教育,并写出深刻检查;给予区教育局分管领导郑某诫勉谈话。
碑林区教育局称,为了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碑林区教育局将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制度执行,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干部教育,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教育品质。
而在另外一份通报中,西安市教育局称,在全市启动重污染天气砖级应急响应停课期间,西北工业大学附中没有严格执行停课规定,且该校个别领导和教师对投诉学生进行不当批评,引起媒体关注并造成不良影响。
1月9日,经碑林区教育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对该校及相关责任人做出如下处理:对西工大附中领导班子进行专题约谈,并提出严厉批评。对西工大附中在全区进行通报,要求该校就此次事件深刻反思,写出书面检查。责成西工大附中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并将处理结果报碑林区教育局。
通报要求,西工大附中及相关责任人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职工个人素质,完善工作制度,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各校园要认真汲取教训,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在这份通报中,一一否定了之前西工大附中副校长李晔和碑林区教育局的张姓工作人员的说法,也就是被人们称为遭到了赤裸裸的“打脸”,均存在“说谎”的行为。
各方声音 谁来给“举报孩子”道歉?
在举报信息被泄露后,在该学校的家长群里,不少家长对举报者肆意谩骂侮辱,害怕停课耽误了孩子读书的前程。有媒体报道,当事学生曾这样说:“我已经不相信他们了”。可见,该事件对这个涉世未深的孩子的心伤得多么严重!
那么,谁该为孩子受伤的心买单,而在教育部门的通报中,均没有涉及对孩子的安抚与疏导,而所谓的约谈处理,在很多人看来都是轻描淡写,无关痛痒。该事件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网友DemonsCry说,关注点不在于上课与不上课对与错,而在于教育局为什么把举报人信息告知学校方,这才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教育局应该自查人员私通学校的问题,如果举报人信息得不到保护,那还谈什么监督。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石英说:“保护举报者的隐私,这不仅是常识规范和工作纪律,也是对监管部门管理水平的考验,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规范制度,切实履行职责。”
教育专家表示,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理应关爱而非责难学生,希望老师能够身正为范,起到表率作用,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消除师生误解。
网友鲁公微言说,“无论如何,此事不仅会给举报的孩子而且会给其他孩子的心里留下难以消除的阴影。他们会感到困惑,这个社会还有没有是非公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与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有如此大的差距?”
某公办医院心理主治医师表示,学生也许是单纯的觉得校方违规复课与政策是相违背的,或者是出于私心想放假放松,向教育局进行了举报,但是被泄露了举报信息和校方不恰当的处理手段对学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若如网帖中同班同学所说的情况,学生之前在班级里属于活泼型的,经过这件事变得沉默寡言,建议校方对该名学生致以诚挚的道歉,如果学生会接受道歉,那么学生就会“转阴为晴”,如果学生长期保持沉默寡言,建议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 文化艺术报记者 李济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