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至4日,2017年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2017年,文化部将着力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积极推进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开展文化消费提升行动。文化部还提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17年将开展国有演艺企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点工作。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说,2017年要深刻把握文化产业面临的新机遇新要求,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序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制定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推动手机动漫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加强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建立健全动态管理评估机制;切实发挥各类财政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的引导促进作用,继续深化文化金融合作,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制定发布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与此同时,抓紧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力争形成各方基本认可、较为成熟的草案报送立法机关。
文化部还提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17年将开展国有演艺企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点工作。
2017年文化工作要点
● 大力繁荣艺术创作生产
要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要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庆祝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好重大文艺演出活动。继续实施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等重大项目。健全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长效保障机制。全面推动戏曲传承发展政策贯彻落实。优化创作生产和成果展示平台。加强艺术理论研究和文艺评论。
●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强化国家指导标准和地方实施标准执行,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实施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深化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充分利用新技术发展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监督和评价机制。
●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
努力推动文物保护由抢救性保护为主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注重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启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等重大工程,推进一批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大遗址保护。
● 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
建立文化市场主体评价管理体系,健全文化市场信用监管制度。按照场所阳光、内容健康、服务规范、业态丰富、受众多样、形象正面的目标,深入推进上网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
● 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着力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积极推进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开展文化消费提升行动。有序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
● 增强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的创造力和感召力
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交流项目,策划实施好“欢乐春节”文化活动,不断提升质量和效益。深化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办好汉学家翻译家品牌活动。大力推动中国文化网等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提升对外传播能力。继续深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精心筹备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
● 抓紧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
着力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抓紧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力争形成各方基本认可、较为成熟的草案报送立法机关。加快公共图书馆法立法进程。制定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条例、故宫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古籍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积极推动地方人大制定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配套法规。不断完善文化各领域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