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邢小俊
高军鹏是当今少见的对传统对经典心存大敬畏的书法家。
军鹏大约是76年生人,生在古豳州紫薇山上庙巷细腰村,此地有大佛,佛脚下有大河。
他儿时受舅舅影响颇深,舅舅告诉他,字是一个人的门楣,从一个人的字里行间能看出他的德行。军鹏高二弃上学当兵于甘肃临洮。对军鹏来说最惬意的事就是临帖,临画。他用每月仅有34元的津贴买书买字帖,复员时装了满满的两麻袋。参加工作后军鹏得遇恩师阿翔引领,走上书法正道,阿翔从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当代书坛精锐讲起,为军鹏灌输了正统的、正确的书画审美理念。
军鹏的书风追求正大庄严的庙堂气象。他篆临《毛公鼎》《大盂鼎》,隶习庙堂碑《衡方碑》《张景碑》《礼器碑》《乙瑛碑》《华山碑》《张迁碑》,摩崖习《石门颂》《杨淮表》,马王堆帛书、汉简,清金农、邓石如、伊秉绶、陈鸿寿、何绍基、赵之谦诸家用功尤勤,行书以清金农手札为本,沉迷甚久,进而上溯章草皇象《急就章》《出师颂》《月仪帖》《平复帖》汉简《神乌传》、魏晋草简、明宋克《急就章》元杨维桢手札诸帖。楷书以钟繇《宣示表》,王羲之《曹娥碑》及北魏墓志取法。经常习读大家名作,无异于在艺术的道路上与高人同行,历经以上磨砺汲取,军鹏作品始得奇崛朴厚,古意盎然。
军鹏一直走在朝圣的路上,几十年来未停歇。他说:“浩瀚的书学经典、碑帖精粹令我深深折服。我只有敬畏和膜拜。吾非上智,信圣言量,熟读经典,心存敬畏……”其深爱书法,敬畏经典的心迹可见一斑。
在每月只有二百多元学员工资的情况下,他常年征订了《书法导报》《中国书法》《书法》杂志,常常坐四个小时的火车去书院门购书买纸,曾经没有回家的车费向书店老板赊账,曾经从书院门徒步走到过火车站,曾经为了卖一本书攒钱啃一个月的干馍,曾经因为一本好书下夜班后攻读到凌晨……
书法有了成绩的军鹏其实一直研习中国传统山水画。书画同源,书法是笔墨的基础,书法决定着画家能走多远,以书入画,千古不移。古之大家都有一笔好书法,进而用到画里,书法功底深厚的军鹏,起点就很高,书法线条的娴熟表达使得他的画一起手就有生命,有感染力。
世间之事,皆有定数,得得失失,终极公平。痴迷写字的军鹏就遇上了画工笔花鸟的范靖妮,经历了坎坷,迎来婚姻和事业的坦途,花开富贵,百年好合。
画工笔花鸟的范靖妮喜欢宋画的雍容大气,她一边要忙自己份内工作,一边要相夫教子,作画乃闲暇之坚守,每幅画往往落笔夜已深,实属不易。
范靖妮屡屡办展,引起业内关注。专家评价范靖妮的画是“禅心润彩,瑰丽绽放”。我曾经看过范靖妮的《火焰花》和《无相颂》。火焰花又叫无忧花,长着深红色的花瓣,边缘有一圈金黄色花纹,释迦牟尼生于此花树下,火焰花遂成佛教中的圣洁之花。《无相颂》却是画孔雀的,她画出了孔雀鲜活的生意和生命,在宁静中有栩栩如生的势态,也有展翅欲飞的逸姿,表现出了墨彩气韵和雍容华贵。《无相颂》的名字来源于《六祖坛经》,坛经中所有的偈颂,都被称作无相颂,这样看范靖妮的孔雀,更有了一层深意。
远古时,有大鸟叫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个翼,对军鹏来说,就是范靖妮。
她气质仪态恬静娴雅,不急不躁,从容自然,心如止水,我在这一幅幅画中看到了这颗平静而聪慧的心。
鹏翼扶风,是我对他们夫妇的祝福。
高军鹏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书法家协会理事,西安铁路局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作品入展中书协单项展,在全国、中国书协、西泠印社、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铁路总工会等举办的重大展览中获奖、参展20余次,其作品及论文散见于《艺术界》《中国铁路文艺》《当代书画》等媒体。
范艺馨 原名范靖妮,静林阁主人,西安临潼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花鸟画院副秘书长、航天画院副院长。主攻中国花鸟画,画风柔美雅致、清幽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