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30日
以新革心从心出发
以新革心从心出发
  再有两天,将进入2017年元旦,届时,《文化艺术报》就整整59岁了。对一个人来说,59岁已经不再年轻,但对于一张报纸来说,59岁,青春正好。
  在59岁生日来临之际,《文化艺术报》将迎来再次蜕变,改版庆生,以新革心、从心出发,实现华丽转身。
  1958年1月,《文化艺术报》的前身《陕西文化报》诞生。1988年1月更名为《文化艺术报》。2000年底,报纸的主管主办单位,由陕西省文化厅划转至陕西人民出版社。
  已走过59年的《文化艺术报》,成长为陕西省内乃至西北地区极具权威性、极具影响力的省级文化艺术行业综合资讯报纸。
  在过去近一个甲子的日子里,《文化艺术报》始终坚持为民办报的宗旨,主要为全国文化艺术界专业人士,政界、学界、企业界人士及都市人群服务。报纸倾力传播优秀文化,及时反映文化艺术界热点信息,大力宣传国家的文艺政策,为普及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荣誉代表着历史,未来充满着希望。
  2016年4月,《文化艺术报》领导班子调整。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让报社走得更高、更远,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自我革新、自我优化。我们着力提升报纸质量,增加了自采稿件的数量和深度;我们组建了新媒体矩阵,实现了报网融合,数字报、手机报、微信、微博,以及其它多媒体传播方式的相继开通使用,使得《文化艺术报》在传播手段上更加多样化,传播力度更强,始终站在文化艺术宣传工作的前沿;我们增加了发行力量,全国读者都可以欣赏到我们提供的文化大餐。
  今天,当您拿起本期的《文化艺术报》时,您也许已经注意到了我们的改变。是的,自今日起,我们又一次进行自我革新,又一次为了幸福阅读而改版。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报纸版面变大了,显得更加大气、更加简约、更加便于阅读。这种简约的视觉感受,传递着更加清晰的办报理念———引领文化新高地,倡导艺术新方向;在新闻内容的采写上,将更加注重“专注、深度、权威”。
  在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的历史变革下,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报纸的独特价值,所以改版后的《文化艺术报》将拓展“人文纸”的情怀,努力为读者提供丰厚的思想和文化资源;将凸显“服务纸”的便利,以读者为中心,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资讯;将强化“深度”、“访谈”、“文博”等栏目,立足文化艺术新闻,加强分析性报道与文化艺术评论,为您呈现有深度、有锐度、有思想的文化新闻!
  我们坚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播介质如何进化,人类永远需要优质稀缺的信息、深刻多元的思想和温暖心灵的情怀。
  我们坚信,精品化将是优秀报纸的共同特征,也是所有纸媒在互联网时代生存发展的必然路径。
  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您手里的这份报纸,将给您带来全新的感受。
  我们富有激情、精于策划、真抓实干,用我们的洪荒之力,为您呈现一份最好看的报纸。
  我们一起期待吧。
  因为我们要锐变,因为我们年轻,因为我们要走的路还远。更因为一路上有您,所以我们义无反顾,别无选择。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