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09日
40厘米的“巨无霸”墨斗你见过吗?
40厘米的“巨无霸”墨斗你见过吗?
  提起“墨斗”,很多90后可能没见过,年纪再大一点的人对它的印象也很简单。事实上,墨斗在建筑建造中发挥着取直、定平的重要作用,是成就栋梁之才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古代的墨斗雕龙画凤,在小小的天地间展示了不低的文化艺术内涵。12月6日,“准绳”——中国古代墨斗展”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开展,这也是陕西首次展出的建筑工具展。
  墨斗又叫“班母”、“准绳”,其发明者传说为中国建筑业的祖师——鲁班。在民间艺人的造物活动中,测量的精准程度、工艺质量的优劣、材料的省费都与划线的精确与否有关。
  “墨斗作为传统土木工具,已经被测绘仪等代替,我们希望借此机会让学生们包括外来参观者了解这些工具,了解我国传统工艺。”提起此次办展的初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馆长助理崔凯如是说。
  在古代,“三分手艺七分家什”,看一个人的手艺如何,只需观察一下他的工具便能知晓。“墨斗上可以看出工匠的审美情趣。”崔凯介绍道。古代的能工巧匠都有一只优良的墨斗,斗不离手。
  此次展出的各种造型的墨斗都来自山东的一位收藏家。“这次展出的是从500多件藏品里挑选出来的80多件造型独特、时代感强的墨斗。”崔凯说。展览中,有一个鱼龙形制的清代墨斗吸引了很多观众。“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墨斗,有40厘米长。从其尺寸来看,该墨斗是古代用于大型工程建设中的工具。”崔凯说,这个清代鱼龙形木雕墨斗,是由一整块木料制作而成,墨仓是一只木雕的衔珠龙头身后却是鲤鱼尾巴。鱼龙造型,也叫鱼龙变化,古人用来比喻金榜题名、飞黄腾达等,这也是明清时期最常见的墨斗形式。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墨斗为西汉时期所制,主要有铜、陶两种材质。宋元时期,墨斗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形制和称谓也固定了下来。明清时期,墨斗形式日趋丰富。匠人经常把自然界中的松鼠、狮子、乌龟、鹤等飞禽走兽,传说中的龙、凤、麒麟等形象都赋予到墨斗中来,无论是哪种形式,创作源泉都来自身边司空见惯的事物。
  此次墨斗展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免费展出,展出时间从2016年12月6日至2017年3月6日。   文化艺术报记者 梁飞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