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准备进行修缮的故宫城墙旁搭起脚手架。 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已近600岁的故宫城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城墙。日前,故宫博物院启动对西华门以北一段城墙的大修,以解决面砖离鼓、风化等“老龄化”问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故宫最彻底的一次城墙大修,也是首次启动的“考古式”系统维修。
为调研城墙的健康状况,故宫委托勘察单位对其整体进行了详细“体检”,利用正射摄影、探地雷达等高科技手段对每一米城墙进行无损探伤。报告得出结论———城墙患有9种“老年病”。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城墙的安全,如遇暴雨将有局部坍塌的可能,修缮工作刻不容缓。
该段城墙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有两次局部修补记录;而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维修,均以城墙外侧修缮为主。2013年城墙发现严重险情,2014年对面层砖严重断裂、空鼓部分采取了临时的支顶加固措施。相对于90年代进行的城墙大修工程,此次修缮将是“建国以来最彻底根治的一次”。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目前城墙整体修缮方案还在制定中,老城墙修缮完毕后将逐步对游客开放,成为博物院的新展示区。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