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18日
陕西省政协委员给32个重大文化项目“挑刺”
陕西省政协委员给32个重大文化项目“挑刺”
  陕西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红色文化催人奋进、现代文化朝气蓬勃,是毋庸置疑的文化大省。但从整体上来看,陕西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建设重大文化项目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11月10日,陕西省政协组织召开“推进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月度协商座谈会,陕西省政协主席韩勇及众多委员,陕西省副省长姜锋,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文化厅等多个部门及相关企业负责人,针对陕西省32个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得失,就如何进一步挖掘人文底蕴、体制创新、政策导向等建言献策…… 

  一些项目论证、内涵、创新不够
  在推进我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方面,省委省政府,从政策扶持到资金投入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一些文化产业项目与公共文化项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丰富和提高了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文化生活质量。
  但是,一些项目策划调研论证不够。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副巡视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甄亮认为,存在追求“大而全”,忽视“特而专”的问题,个别项目“任性”变化;文化内涵彰显不够;运营创新能力不够。他建议充分发挥我省文化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统领作用,出台顶层设计方案;成立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统一规划管理;整合国有文化企业资源、注入民营企业资本,组成混合经济体股份制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影视产业忽视票房、占有率低、缺少基地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陕西影视产业的再度崛起带来重大机遇,以西部电影为主要品牌的陕西影视产业进入新的爆发期。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导向上,以鼓励获奖和上央视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票房和收视率;电影产量不足,市场占有率低下,昔日品牌已成明日黄花,仅有的电影作品以宣传和说教为主难获市场认可;截止2015年,陕西的电影票房仅达10个亿,仅占全国的2.2%,与陕西影视产量名列全国4—6位极不相称;陕西缺少成熟的拍摄基地和后期制作基地,导致大量资金外流、资源外流;陕西的影视生产至今没有针对丝路沿线国家的作品,满足于自娱自乐。
  省政协委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陕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李震建议:守护已有品牌,以品牌驱动影视生产;加大力度,在陕西建设大规模的主题影视基地和后期制作基地,以留住资金和资源,聚拢人才和人气;进一步开掘影视文化资源,力求实现历史资源的现代转化;鼓励创意,组建影视剧本创作中心;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强化市场意识;大力凝聚人才,形成影视人才集散地;加强理论批评,抢占话语高地。 

  文化产业项目缺乏高标准艺术馆
  陕西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上,还缺乏高标准的综合性艺术馆。省政协委员、省美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吕峻涛建议,建设3万-4万平方米新馆,要有历史文化的陈列功能、现当代文化的展示功能、文学艺术的创作研究功能和以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体验功能。以省美协的藏画资源为主,建立长安画派艺术陈列室;以刘文西黄土画派艺术资源为主,建立刘文西艺术陈列室;以陕西文学资源为主,建立陕西文学陈列室。这对于建设文化陕西,挖掘陕西文化内涵,展示陕西文化魅力很有必要。 

    体制创新、整体协同、政策导向是关键
  我省“十三五”规划提出,扎实做好文物和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继续抓好32个省级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文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室特聘研究员,法门寺博物馆研究员、馆长姜捷就陕西文博产业体制创新建议:组建陕西文博产业集团,建设大遗址保护园区、文博产业创业园区、文博产业基地,完善文博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等条件。
  陕西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其独特价值举世无双,而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尚居于全国中游偏下水平。目前主要存在四个问题:文化产业目前尚处于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深度加工成现代化的文化创意产品;文化资源开发尚处于“各自为政”的分散状态,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数量偏少,很难发挥对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综合人才数量少。省政协委员,长安大学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吉发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创建智库团队,建立行业联盟,创新政策体系。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关键是政策导向。中国光彩集团副总裁徐群贵认为:创作优秀影视剧本需要政策激励,需要资源整合,文化产业大项目政企合作模式需要突破,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题材的发掘需要创新突破。
  陕西省政协主席韩勇强调,文化项目建设应该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文化内涵;资金问题,用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建立项目淘汰机制或及时调换;要充分考虑这些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方式,让这些项目活起来,推进文化事业繁荣;优选项目,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副省长姜锋感谢省政协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他表示,我省将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探索建设文化强省新路子;坚持问题导向,全力破解文化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组织领导,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文化艺术报记者 吴嫚嫚 李明睿